周文王访贤
很久以前,周文王踏上寻访贤才的征途。某日,他跋涉至一个宁静的村庄,疲惫不堪,饥渴难耐。于是,他坐在一棵繁茂的大树下寻求片刻的休息。
这时,一位农妇手持瓦罐,罐中盛着稀面糊糊,正好经过。文王好奇地询问她瓦罐的用途,得知这是为田间劳作的丈夫准备的午餐。
面对饥饿,文王请求分享一些稀面糊糊。农妇善良地递过瓦罐。文王狼吞虎咽,立刻感到精神焕发,口中回味无穷,觉得这比宫中任何佳肴都要美味可口。
他对农妇的善良和稀面糊的美味赞不绝口,并询问了制作稀面糊的食材。农妇告诉他,这是用早熟的芒麦制作的,用于度过春荒时期。文王感慨芒麦的功绩,决定将其称为大麦。
就在农妇的丈夫结束了田间劳作,回家吃饭。途中见到妻子与陌生人交谈,误以为妻子行为不端,愤怒地追赶并打了她。文王看在眼里,心中深感不安。
农妇的丈夫离开后,文王安慰农妇并向她道歉。农妇则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和宽容,解释说她的丈夫只是希望她待客更周到。文王被他们的贤德所感动,认为他们正是自己要寻找的贤才。
文王赠给农妇一根玉带,表示如果他们遇到困难,可以拿着玉带找他求助。随后,文王离开了村庄回到京城。
回到宫中后,文王始终记得那顿美味的大麦稀面糊,但宫中的厨师却无法做出同样的味道。三年的时光过去了,农妇的家乡遭遇天灾,走投无路的她带着那根玉带和丈夫前往京城求助。
文王热情接待了他们,并封他们为“贤德人”,让他们在皇宫安身。某日,文王再次品尝农妇制作的大麦稀面糊,感慨万分。农妇解释道:“饥时糠也甜,饱时肉也嫌。”文王听后大为赞赏,并铭记在心:“饱时不忘饥时苦,富贵常记贫贱寒。”
周文王不仅重视这些贤德人的忠告,更广泛地招募天下贤才并予以重任。这种美德被周朝子孙代代相传,使得周朝江山稳固长达八百年之久。想了解更多关于周文王访贤的故事和其他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频道——奇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