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拧紧“保护锁” 侵权踩下“急刹车”

民俗风情 2025-04-01 09:45www.198689.com民俗风情

司法拧紧“保护锁”,侵权踩下“急刹车”——知识产权保护的上海探索与实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激励创新的基本手段,更是保障创新成果得以有效应用的重要措施。上海作为推广相关改革举措的八个区域之一,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一、背景与挑战

知识产权保护一直面临举证难、赔偿低、周期长等“老大难”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第二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旨在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改革先锋,上海全市法院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审结量同比增长四成,背后是上海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创新。

二、证据保全:争分夺秒,打破侵权案件赔偿纪录

达索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与某电动车技术公司的侵权案件一审判决结果创下了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办理侵权案的赔偿额纪录。这背后的关键,在于争分夺秒的证据保全。通过诉前证据保全,法院成功获取了侵权人具体侵权行为及侵权规模等方面的关键证据,为认定侵权事实、确定侵权责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新机制:明确“有利于权利保护”原则

除了举证难,赔偿低和周期长也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面临的问题。为了破除这些“老大难”问题,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完善,构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机制。上海高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刘军华表示,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必须明确“有利于权利保护”的原则,让纸面的权利变成可以实现的权利。

四、上海的探索与实践

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上海在司法实践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例如,通过诉讼保全、签发调查令等措施,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上海还积极推广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模式,以降低侵权损失为核心的专利保险机制等举措,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五、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上海将继续深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改革,不断完善相关机制,提高审判效率和质量,为创新主体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也将积极探索新的技术手段和方式,如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智能化水平,为创新成果的保护和应用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上海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通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明确“有利于权利保护”的原则,让纸面的权利变成可以实现的权利,必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高院针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若干意见》,其主旨在于构建三大机制:一是促进侵权事实查明的证据审查机制,二是推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损害赔偿机制,三是确保纠纷及时有效解决的案件裁判机制。此份意见共列出二十项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

在证据审查机制方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积极探索诉讼保全措施,鼓励法官运用诉讼证据规则,准确查明案件事实。当事人被鼓励利用公证、电子数据平台等第三方保全证据方式,收集、固定证据,以便更明晰地呈现侵权事实。

据统计,2018年,上海全市法院受理和审结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显著上升,共受理22591件、审结22006件,同比增长均超过40%。这一数据反映出上海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强。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知识产权案件中的赔偿问题仍然面临挑战。在浩信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律师潘润清看来,目前能够获得较高赔偿额的知识产权案件仍然不多。大多数案件在适用法定赔偿原则的基础上,由法院酌定赔偿数额。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丰富取证手段,让调查证据不再“碰壁”。上海高院的意见中提出了探索证据出示令制度,依法制裁举证妨碍行为。对于关键证据,在审查后,如果确为一方当事人控制且与案件审理密切相关,可以向当事人出具证据出示令,责令其提交证据。

上海高院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些机制的细节问题。对于意见中的法律适用具体问题,上海高院将会出台更具体的指导意见,以便各级法院法官参照执行。

这一工作不仅体现了上海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决心和力度,也显示出其不断探索和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的决心。此举有助于提升上海作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城市的地位,为创新者提供更强大的法律保障。《 》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和高度评价。

上一篇:苍劲的意思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