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将军,孙权钦点托孤大臣到底是怎样的人
丹阳山中的山越部族,民风剽悍,一直未归王化,历任太守都对此束手无策。诸葛恪主动请缨,担任丹阳太守,誓言要用三年时间收服山越,编组四万甲士。当时,连他的父亲都不相信他的豪言壮志,只有孙权给予了他信任。最终,诸葛恪不负重托,成功收服山越,完成了任务,为东吴打造了最精锐的部队,大大增强了东吴的军事实力。
诸葛恪不仅擅长治理内政,还善于用兵。他派遣军队袭击舒县,俘虏了当地百姓。与其他保守派不同,他是坚定的北伐派。他曾经亲自侦查寿春附近的地形,准备攻取魏国寿春。虽然孙权认为时机不成熟而拒绝了他的建议,但他的眼光和决心已经让人刮目相看。
陆逊去世后,诸葛恪被拜为大将军。在孙权病重之时,他受托辅佐幼主孙亮。公元251年,孙权逝世,魏国趁东吴政局不稳之际发动进攻。魏军兵分三路,企图击破东吴。诸葛恪看穿了魏军的计谋,他命令南郡、武昌的守军坚守阵地,亲率四万主力支援东兴。尽管面对的魏军数量远远超过自己,但他毫不畏惧,成功击败了魏军,赢得了东兴之战的胜利。这一战,诸葛恪的名声大噪。
东兴之战的胜利让诸葛恪开始骄傲自满。他误以为自己的军事才能已经超越了所有人,甚至认为自己能够完成连其叔叔诸葛亮都无法完成的统一大业。不久之后,他开始准备出兵伐魏。虽然遭到了群臣的反对,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决定。他的北伐行动虽然充满挑战和困难,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决心和信心。由于过于骄傲和轻敌,他在新城之战中被张特欺骗,最终未能取得胜利。
实际上,诸葛恪距离胜利仅仅一步之遥。如果不是被张特所骗,他或许能够攻破新城,进而夺取整个淮河以南的大片土地。他的骄傲自满成为了他失败的根本原因。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否定他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才华和贡献。他的北伐行动虽然失败了,但他为东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事迹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