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次车臣战争爆发俄军损失5万人靠狂轰滥炸获
车臣战争:英勇民族的独立之路与俄罗斯的艰难抉择
随着1994年冬季的脚步临近,车臣战争的第一场战役在历史的舞台上拉开了帷幕。这场战争的背后,是一个英勇民族的独立追求与俄罗斯的艰难抉择。今天,让我们一同回顾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车臣,高加索山区的一个小民族,虽然土地辽阔,但人们团结紧密,以家族、宗教、民族为纽带,共同抵御外来侵略。这个民族骁勇善战,即使在现代社会,依然保持着全民皆兵的作风。
曾经有一次,一个年轻的车臣小伙子因酒后犯下大罪,被迫面对家族和村民的愤怒。他选择了投案自首,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数百名村民的复仇怒火。他们将他从警局拖出,活活打死。这个事件充分展示了车臣人民的习俗和家族荣誉的重要性。
苏联时期,车臣人曾多次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与俄罗斯发生冲突。在苏联解体后,车臣族开始强烈要求独立。原苏军空军少将杜达耶夫成为领袖和车臣总统,发布了独立宣言。车臣人在他的领导下,通过接收俄军的武器装备,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军队。
俄罗斯作为刚刚独立的国家,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在车臣问题上,俄罗斯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车臣地理位置重要,是进出高加索的咽喉;另一方面,俄罗斯刚刚经历内战和经济崩溃,无力应对车臣的独立运动。
在1994年,叶利钦决定出兵解决车臣问题。这场战争对俄罗斯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经济上的一落千丈,政治上的动荡不安,使得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们最终依靠狂轰滥炸的方式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高达5万人的伤亡。
这场战争的背后,是车臣人民的英勇抗争与俄罗斯的坚定决心。如今回首这段历史,我们不禁感慨万千。车臣战争不仅是一场军事冲突,更是一段关于民族独立、家族荣誉与国家利益的深刻历史。如今的车臣和俄罗斯都在走向新的未来,而这段历史也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在军人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士兵的军饷微薄,仅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军官的薪水也因卢布迅速贬值而无法养家糊口。一些军嫂走投无路,被迫从事屈辱的职业。这样的困境让军民都怨声载道,叶利钦急需一场军事胜利来转移人民的视线。
面对这样的困境,俄罗斯似乎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面对的对手,是只有轻武器的1.5万车臣武装。在俄罗斯看来,这些车臣人不过是山匪级别,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俄罗斯军队规模庞大,主战坦克数量更是高达3万辆,即便用2辆坦克对付1个车臣人,也似乎是稳赢不输的局面。
由于轻敌,俄罗斯军队在开始并没有出兵。他们甚至扶持车臣军阀阿夫图尔哈诺夫和甘塔米罗夫的1500人武装去攻打格罗兹尼。车臣武装的指挥官阿斯兰马斯哈多夫,曾是苏军炮兵上校,对苏军的一切都非常熟悉。他明白己方没有重武器,无法打野战,因此将俄军引入格罗兹尼城腹地,进行城市伏击战。
车臣武装巧妙地将反对派军队引诱至城内地形复杂处,随后发动猛烈攻击。俄军顾问很多被打死,还有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被俘。杜达耶夫将俄军战败的录像公开,指责俄罗斯干涉车臣内政。但俄罗斯方面否认有俄军参战,认为是自发行为。杜达耶夫愤怒地宣布,若俄军是间谍或雇佣军,将按照车臣法律就地处决。
叶利钦面对这样的局面,恼羞成怒,下令出兵。由于轻敌和军队士气低落,很多俄军士兵都是新兵,缺乏实战经验和充分准备。相反,车臣武装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城镇战经验。杜达耶夫等人利用宣传、宗教圣战等方式扩大军队规模,并购买武器。这使得车臣武装在战争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国防部长甚至狂言只需一个空降团两小时就能占领格罗兹尼,整个战争将在十天内结束。战争的结果却并非如此轻松。由于缺乏城镇战的经验和准备不足,俄军在战争中面临了巨大的挑战。而车臣武装则凭借丰富的城镇战经验和战斗意志,给俄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场战争也暴露出俄罗斯军队存在的许多问题,如军队士气低落、缺乏实战经验等。在历史的漩涡中,车臣这片土地见证了无数英勇与悲壮的瞬间。当年,随着大量中东和非洲雇佣军的涌入,车臣的局势愈发复杂。杜达耶夫以其独到的战略眼光,承诺丰厚的薪酬,吸引了一批批战士前来助阵。每天的高薪,每击毙一个俄军还有额外的奖金,这样的诱惑让许多战士为之疯狂。
格罗兹尼,这个车臣的城市,以其坚固的俄式建筑而闻名。高加索地区地震频发,这里的建筑都修建得异常坚固,宛如电影中呈现的沙俄或苏联时期的高大建筑。这些建筑物大多采用楼房设计,无论是钢筋水泥结构还是旧时代的砖石结构,都极为耐打。
即便面对T72坦克的125毫米坦克炮的正面连续轰击,这些建筑物依然屹立不倒。车臣人巧妙利用这些建筑物,以数万栋楼房和民居为基础,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防御工事。下水道、窨井等都被充分利用起来,所有工事之间都可以自由移动,为随时转移提供了便利。
结果众所周知,车臣武装将俄军拖入了惨烈的城镇战中,狠狠地修理了一番。从11月26日开始攻打格罗兹尼的俄军,直到次年1月底才占领这座城市,历时两个多月,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格罗兹尼第一天的战斗中,车臣武装完全隐藏起来,只用小股部队开火诱敌深入。俄军攻打格罗兹尼的部队庞大,共投入了数万人、数百辆坦克和装甲车以及各种火炮。车臣人在格罗兹尼市区附近设下了严密的防线,负责包围城市并为攻城提供支援。
突入城内的俄军因轻敌而大意,驾驶坦克和步兵战车高歌猛进,甚至在狭窄的街道排成一字长蛇阵。步兵战车的官兵明知道有危险,却依然坐在车顶,贪图一时的舒适。在杜达耶夫的一声令下,格罗兹尼立即变成了屠杀场。几乎一瞬间,俄军就遭到了重大伤亡。
利用格罗兹尼高大坚固的俄式建筑,车臣人修建了无数火力点,俄军到处都遭受打击。以最早杀入格罗兹尼的俄军近卫第81摩步团为例,他们在进攻车臣总统府时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尽管该团历史悠久,装备精良,但在车臣人的火力下损失惨重。一些俄军新兵为了活命混入难民群或躲入废墟下的地下室长达一两个月之久。
第81摩步团还算幸运,部分部队在一名退休俄罗斯族民警的帮助下得以逃脱。然而进攻火车站的第131摩步旅则完全被包围,该旅虽然曾经是苏军的精锐部队并屡立战功,但在车臣人的打击下损失惨重。旅长萨文上校更是身先士卒却不幸被车臣手爆头。这场战斗成为了双方激烈交火的缩影之一。旅长被爆头后,俄军陷入混乱,士兵们只能依靠本能各自为战。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打击,他们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就在这样的绝望时刻,却发生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第503摩步团的先锋部队,已经赶到战场附近,但他们面对枪炮声以及满街的装甲车残骸,竟然心生恐惧,转身逃跑,甚至谎称车臣人设置了路障无法前进。这一行为使得原本就混乱的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在这场战斗中,第131摩步旅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共有800人阵亡,75人被俘,只有少数人侥幸突围。他们的坦克和装甲车也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而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国防部长却在大言不惭地吹嘘俄军已经占领了格罗兹尼的大部分地区。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令人感到无比讽刺。
就在俄军陷入绝望之际,近卫第255摩步团仍在苦苦坚持。他们的团长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军官,对游击战有着深刻的理解。在前进过程中,他们采取谨慎的策略,以一部步兵战车在前,主力特别是坦克则在后掩护。遭遇伏击后,虽然无法救出先锋部队,但他们仍然凭借7辆坦克的掩护占领了医院综合楼,以此为据点坚守。
战后回忆中,俄军士兵提到每个房间都被车臣人加固过,窗户上留下了许多的痕迹。车臣人在房间里留下了防火服,显然是为了应对的攻击。这些车臣人的专业程度令人不寒而栗。虽然该团也遭受了不小的伤亡,但在坦克的掩护下成功突围。
俄军在第一次格罗兹尼攻势中投入了3万多人,却遭到车臣人的重创。无奈之下,他们陆续增兵至8万多人。无论他们如何调整战术、改变策略,始终无法摆脱困境。车臣人巧妙地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游击战,不断移动并发挥手的作用,大量俄军被手击中身亡。尽管俄军装备了枪,但在城镇训练中缺乏经验,导致他们在战斗中毫无招架之力。
在战后的卫星云图中,格罗兹尼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几乎无一栋完整的建筑物。这一切的破坏,源于俄罗斯空军早在12月便开始对这座城市进行的狂轰滥炸,使用的武器主要是无制导武器。
这些震撼的照片和视频被车臣人上传到网络上,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担心恶劣的国际舆论,叶利钦曾在12月24日下令停止轰炸格罗兹尼,直到1月3日才恢复。在此期间,地面上的俄军只能依靠远程火炮的支援,但由于武器精度极差,误伤的俄军士兵甚至比车臣人的死亡人数还要多。
面对巨大的伤亡和进展的缓慢,俄军不再顾及国际舆论,空军再次投入到狂轰滥炸中。他们使用的武器包括S-5、S-8、S-24B型无控,FAB-250、FAB-500型爆破航空以及杀伤、爆破杀伤和钻地(BETAB-500)。偶尔还会使用KH-25ML制导导弹、KAB-500L、KAB-500KR制导航弹和KAB-1500L重型制导航弹,这些武器主要用于轰炸重要目标,以确保彻底摧毁。
西方观察家认为,这是自二战德累斯顿轰炸以来欧洲规模最大的一次轰炸行动。有证据表明,俄军甚至使用了和燃料空气,这两种面杀伤武器会将覆盖地区的一切烧成灰烬,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包括普通平民。
这种无差别的轰炸对城内的平民来说是一场灭顶之灾。当时,车臣族平民大多已经撤离,而死亡的2万7000多平民主要是俄罗斯族。一位俄罗斯族的老太太在战后愤怒地指责俄罗斯联邦军队正在杀害自己的同胞。她说:“我的两个邻居都死了,为什么?俄国电视台上说格罗兹尼已经没有平民了,是战区。但他们其实在撒谎,我们没有撤走。我们被车臣人封锁和追杀,无法离开城市。他们真的不知道还有妇女和小孩在这儿吗?必须告诉他们,我们还在这儿。他们在杀我们,俄国军队正在杀自己的同胞。”
最终,俄军占领了成为废墟的格罗兹尼,车臣武装主力突围到达山区,继续进行游击战。整个战争在8月31日结束,俄军被迫撤出车臣,叶利钦默认了车臣的独立。在这场战争中,俄军的伤亡人数超过5万,平民死亡人数超过十万。最先进的T80坦克也遭受了重大损失。
车臣战争给俄罗斯一线部队带来了沉重的伤亡,也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报复心理。战场犯罪成为普遍现象,军官们对此已经熟视无睹。战争结束后,英国战地记者赶到格罗兹尼,发现这里的一切都被洗劫一空,任何值钱的东西都不见了,带不走的大件就被砸毁或烧毁。留在格罗兹尼的车臣人描述说,战后的一周内,街上空无一人。车臣士兵看到男人就进行殴打、枪决。俄军士兵的、殴打、枪杀和现象也很普遍。车臣妇女以及俄罗斯族妇女都不敢上街。
1995年4月7日,处于醉酒和状态的俄军内务部队和部队在车臣与印古什边境的萨马斯基屠杀近百名平民。由于俄罗斯媒体掩盖了这一消息,这起惨案的真相最终被埋没。
这只是第一次车臣战争的一部分,更惨烈的战争还在后面。更多内容请关注频道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