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最大盗窃案宣判 中石化3人偷油被判无期

世界奇闻 2025-04-02 17:59www.198689.com世界奇闻异事

近日,备受关注的原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副总经济师孙伟菁涉嫌盗窃成品油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一审判决。孙伟菁及其亲属孙雷、侄子孙志刚均被判处无期徒刑。这一案件因其涉案金额巨大,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标的额最大的盗窃案。

孙伟菁及其团伙的偷油故事,仿佛一部跌宕起伏的剧本。从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他们通过盗接管线的手段,大量窃取中石化燕山分公司至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间的成品油,涉案价值高达4.7亿余元。他们盗油的手法看似简单,却巧妙地利用了输油管的漏洞。

据查明,这一切始于孙志刚的一个提议。他看到输油管线正在铺设,心生偷油念头。他们购买了无缝钢管、阀门,甚至请来了挖掘机、铲车和电焊工,将无缝钢管接在了输油管线上。这是一个漫长而隐蔽的过程,一直持续了近三年。

让人惊讶的是,如此大规模的盗窃行为竟然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未被察觉。中石化燕山分公司储运一厂厂长于某在2012年9月发现流量异常后,才委托专家进行检测,最终发现了这一惊天大盗。

孙伟菁等人以低于市价的价格销售成品油,吸引了众多买家。这个隐藏的院落,正是他们进行非法销售的中心。这个院落早在2003年就被孙雷等人租下,直到他们开始偷油后才被利用起来。除了盗窃成品油外,他们还非法经营成品油业务。他们的非法经营额高达1.4亿元。

这起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质疑孙伟菁作为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的副总经济师,是否涉及监守自盗。这不仅仅是一起普通的盗窃案,更暴露出企业内部管理的漏洞。孙伟菁坚称自己并未参与盗窃,但案件的真相仍需法律的公正裁决。此案的一审判决已经宣布,但孙伟菁已经提出上诉。这起案件的最终结果将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也将对企业管理安全提出新的挑战。警方在侦查过程中,从孙雷处查获了一张关键的A4纸。这张纸上,赫然是孙伟菁的手写内容,详细指导涉案人员如何应对警方的调查。字条中,孙伟菁提醒他们考虑账户内资金的来源,如果不确定,可以声称发现了墙内的三个阀门,对油品的来源一无所知。他强调在面对警方时,一定要逻辑清晰,细节决定成败。

成立专案组,事态严重,他们必须万分小心。字条中特别强调,全国都在对此事进行调查,手机是最危险的通讯工具,应尽量少用。孙伟菁提醒他们,警方可能会分别对他们进行询问,因此需要提前准备好描述地点、时间以及交往方式。

孙伟菁的辩护称,他于2012年首次到燕山公安分局后,出于担忧被牵连,曾给孙雷和孙志刚提供过建议,让他们在面对警方时不要轻易承认偷油的事实。这一事件成为案件的争议焦点:孙伟菁是否真的参与了盗油?

在法庭上,孙伟菁坚决否认自己参与了盗油。他声称,他只是将油销售给孙雷,以维护所任职公司的利益,而且他对孙雷的公司并无销售成品油的相关资质并不知情。他的职责只是参与销售成品油的数额范围内。

据孙雷的供述,他在某年下半年向孙伟菁透露了偷油的事情,而孙伟菁对此感到非常震惊,并告诫他们停止偷油。孙伟菁的一审辩护律师认为,没有证据表明孙伟菁参与了盗窃的预谋和具体实施,他只是起到了介绍和联络的作用,应属于从犯。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孙伟菁的二审辩护律师杨金柱表示,在二审中,他依然坚持孙伟菁未参与盗窃的辩护观点。尽管在一审判决中,孙伟菁及其代理律师的辩护意见未被法院采纳,但他仍坚信自己的立场。

那么,为何输油管可以如此轻易被人接管并盗取油品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石油行业专家向记者解释,从技术上说,只需在输油管上开洞并外接管道即可偷油。理论上,这种损耗应该能够被察觉。他认为,被盗的成品油相对于输油管每天输送的油量来说并不算大,因为输油管允许一定比例的损耗量,这可能是长期未被察觉的原因。

这位专家还指出,在管理上可能存在人为的疏漏。目前,孙伟菁等人已经提出上诉,并将在近期接受二审审理。案件的进展和结果将受到广泛关注。

上一篇:小青柑的冲泡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