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亲述卢沟桥事变
老兵深情讲述卢沟桥事变亲历记(图文)
卢沟桥事变,一场震撼人心的历史战役,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一次重要事件。今天,我们有幸从一位老兵口中得知那段历史的真实情况。这位老兵,王自治先生,曾亲自参与了卢沟桥事变的战斗,今天他与大家分享了他的经历。
七七事变,因发生于1937年7月7日而得名。这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端,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战争是残酷的,但卢沟桥事变对无数中国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代表着民族的决心和勇气,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王自治老人出生于陕西关中平原,今年已经整整90岁高龄。回忆起那段历史,他仍然历历在目。当时,关东平原流传着东北军不战而退的故事,这让他深感郁闷。于是,在1936年,他决定投笔从戎,参加了当时的第29军。仅仅一周后,他得知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逼蒋介石抗日的消息,这更加坚定了他抗日救国的决心。
经过严格的考试,王自治进入了第29军军事训练团。他回忆道:“我们都是热血青年,虽然缺乏战斗经验,但我们都愿意为国家付出一切。”卢沟桥事变发生时,他正在南苑兵营。战争打响后,他所在的学兵军训团被编入了战斗序列。
在那场血战中,王自治和他的战友们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们面对的是先进的飞机和重型武器,但他们并没有退缩。他们亮出大刀,与敌人拼杀。这场战斗,学兵军事训练团阵亡了约800人,但王自治有幸活了下来。
在撤退途中,王自治成为了高射排的排长。他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击落了两架日本飞机,为此他获得了奖章和证书。此后,他跟随第29军一路征战,参加了多次战役。
王自治老人的讲述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辛和战争的残酷。他的经历是无数抗战老兵的缩影。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尊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尊敬。
通过王自治老人的讲述,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勇气、决心和牺牲精神。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的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让我们一起为那些为国家付出一切的英雄们致敬!也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和平,铭记历史,共同为国家的未来努力。在昔日,提及何基沣将军,对于当时的军人士官来说,他就是黄埔军校式的权威象征。在军队的日常训练中,他直接管理并悉心教导下的军训团——尤其是在当时其嫡系部队——被视为精锐中的精锐。何基沣将军的威望和影响力在军队中根深蒂固,特别是在《何基沣将军传》以及他的卫士温文忠的回忆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些记载描绘了何将军在湖北南漳一带与日军交战时的英勇场面,尤其是在南漳县消家堰的一次突袭中,尽管日军施以猛烈的轰炸和攻击,但他的部下仍然展现出了坚定的意志和无比的勇气。至今还能感受到那场战斗留下的痕迹,正如作者所描述的那样,他的伤疤和失去的部分身体都是这场战斗的见证。
这支部队在抗日战争期间始终保持着坚定的立场,从未与新四军发生冲突,反而多次向新四军提供援助。在贾汪起义后,这支部队更是走向了革命的道路,为淮海战役的胜利揭开了序幕。何基沣将军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念激励了无数士兵,甚至在当时的日军中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每当提及77军野战医院,人们都会想到那些英勇的护士和医生,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战场上救助伤员,这些医护人员同样是战争中的英雄。
卢沟桥事变后,这支部队对日军的强硬态度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他们与日军进行了多次血战,每一次都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退伍后的老兵们回忆起那段时光仍然充满自豪和骄傲。他们表示,即使面对生死抉择的岔路口,他们也始终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他们与部队共进退,无论生死都与战友同呼吸、共命运。在那个特殊时期里所结下的深厚情谊和情感纽带成为他们一生中最宝贵的回忆。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何基沣将军的领导和教导。他的智慧和勇气不仅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和爱戴也为这支部队注入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今虽然已经退役多年但每当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老兵们仍然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他们为曾经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贡献感到自豪也为那段历史中所结下的深厚情谊感到珍惜。如果我一直留在部队,或许早已成为一名高级军官。现实却与我开了个玩笑。在“文革”的特殊时期,我反被挂上大牌子接受批斗。直到1986年,颁发给我的《起义人员证明书》,我才稍微感到心安。
采访实录:我采访了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29军上尉军官王自治先生。他是一位见证过卢沟桥事变的老兵。他的经历令人心酸。尽管他是一位老兵,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待遇。和其他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一样,他每月仅靠210元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
王自治先生的伴侣,曾是原中国军77军的野战医院护士。她在战场上抢救过无数在与侵华日军作战中受伤的战士。自1948年77军贾汪起义后,她随王自治先生回到家乡务农,至今没有享受到任何补助,甚至连一分的补贴也没有。她的付出和遭遇,让人感到无比痛心。
王自治先生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下许多人的命运。他们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他们依然坚韧不拔,默默为家庭和社会付出着。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铭记,以表达对他们无尽的敬意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