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二号人物贝利亚,在斯大林去世后,为何未
在斯大林的生命接近尾声之际,苏联的权力舞台上的主角并非斯大林的藏獒贝利亚,而是斯大林的管家马林科夫。马林科夫在1948年已被斯大林视为接班人,他的职务是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亦即苏联常务副总理。相比之下,贝利亚的职务似乎略逊一筹。当斯大林逝世后,局势迅速转变。
赫鲁晓夫在决定新任领导人的关键时刻,询问贝利亚的意见。贝利亚毫不犹豫地推荐了马林科夫。这一推荐看似顺水人情,实则策略。马林科夫上任后,贝利亚的副总理职务也加上了“常务”二字,使他成为苏联的第二号人物。马林科夫为回报贝利亚的支持,将苏联的国家安全部并入内务部,这一决策为后来的苏联政治格局埋下了伏笔。
说到马林科夫与贝利亚在内务部的势力范围,这恰恰是贝利亚的势力范围。苏联的内务部,又称契卡,后来演变为克格勃,对于贝利亚来说,就如同锦衣卫指挥使或厂公的地位。他在斯大林时代是人人惧怕的存在,存在感极强。但在斯大林去世后,他才真正坐实了苏联二号人物的地位。
贝利亚一度权势滔天,他的弟弟是苏联的一号人物,他自己则拥有国家安全部的支持。看似稳固的地位,让人以为他能善终。令人惊讶的是,斯大林去世仅114天后,贝利亚就身陷囹圄,最终在平安夜前夕被处决。
贝利亚曾手握重权,却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他的失败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轻率,而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过去害人的手段让人设防,最终自断臂膀,使得他人抓住机会,痛下杀手。人们常说贝利亚是第二个斯大林,但若是他真的如斯大林那般,赫鲁晓夫与马林科夫又怎能有机会施展手段呢?
谈及贝利亚与斯大林的关系,可谓深厚。斯大林是贝利亚的老领导、大哥和老乡。贝利亚对斯大林绝对忠诚,几乎可以说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贝利亚在斯大林争权夺利的过程中也出了大力,但他的手段相较于前任亚戈达和叶若夫更为温和,但依然免不了遭受同样的下场。有道是世道轮回,苍天饶过谁?
在斯大林死后,贝利亚不仅要承担自己的罪行,还要为斯大林承受过错的后果。更有传闻称斯大林之死与贝利亚有关。这一系列事件使得贝利亚如日中天之势瞬间崩溃。他原本依赖斯大林的权力支撑,斯大林在世时人们视他为神祇;斯大林死后,人们却让他变成了鬼魅般的存在。贝利亚后来的种种举动无论是出于良心的发现还是为了自救都未能挽回他的命运。他的每一次动作都像是给他的对手们送上的狂欢盛宴。对于贝利亚来说无论是何种动机回头并非意味着安全而是走向了断头台的不归路。他在掌握权力后本应加强自身实力保持谦逊谨慎然而他却走向了另一条道路否定了斯大林的政策并试图改革然而这些改革却最终引火烧身导致了他的失败和毁灭让人们心生恨意并让他处在恐惧和怀疑之中他的人生最终走向了悲剧性的结局。在苏联的历史舞台上,贝利亚的存在犹如一场戏剧化的风云变幻。他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颇有几分负荆请罪的意味,但最终却孤独地走在众人的对立面,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原本期待接任重要职务的他,却因为内务部成员的反对而遭遇困境。那些因为利益受损而疏离他的人,使他在权力的道路上愈发孤立。就连昔日盟友马林科夫也抛弃了贝利亚,这导致贝利亚如同一个无依无靠的船只,在惊涛骇浪中摇摇欲坠。
这位曾经的牺牲品,却成为了推动苏联发展的关键人物。尽管他在政治斗争中的境遇不佳,但他的影响力不容忽视。正是他主持研制了苏联的,为国家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些昔日反对的政治家们,如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等人,却在权力的争斗中将他边缘化。最终贝利亚被取代,走向了悲剧的结局。幸运的是,马林科夫得以善终,但这并不能掩盖贝利亚悲剧背后的残酷现实。
贝利亚的命运令人深思。在斯大林去世后,他为何未能顺利接班?为何反而被处决?这其中隐藏着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权力博弈。而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的做法最终并未给他带来长久的权力,也走向了同样的结局。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坚决支持斯大林的政策,成为了斯大林的继承者。这一切都揭示了苏联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无情。
苏联二号人物贝利亚的故事尚未结束,他的命运与苏联的政治风云紧密相连。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频道,一起揭开历史的面纱,探寻事件的真相。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贝利亚的故事将永远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