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是谁的故事-指挥40万赵军抗秦国

世界奇闻 2025-03-22 21:39www.198689.com世界奇闻异事

纸上谈兵的故事源自赵括,他是赵国大将赵奢之子。从小便沉浸在各类兵书中,对军事策略了如指掌,当秦军侵犯赵国时,赵括却选择照搬兵书上的方案来应对,结果导致了40万大军的覆灭,他自己也命丧战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历史故事。

赵括,一个名字与纸上谈兵紧密相连。这个故事出自《史记》,与负荆请罪的廉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赵国新王继位后,秦军成为赵国的威胁。当时的赵国名将廉颇虽已年迈,但仍对秦军构成强有力的抵抗。秦军使用诡计,散布谣言称赵括才是他们真正害怕的将领。这使得廉颇被赵王废除,赵括则顺势上位。

赵括虽然谈论兵书时言辞犀利,无人能敌,但他从未真正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他的父亲赵奢一直担心他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赵括的母亲也持有同样的看法,她甚至亲自上书给赵王,反对任命赵括为将军。因为自从赵括被重用后,他只顾利用职权积累财富,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尽管赵括的母亲请求在战败时免受牵连,但赵王仍坚持己见。

赵括的父亲赵奢是赵国的一位杰出将领,他曾在多次战争中以少胜多,对兵法有着深厚的理解。尽管赵括经常与他讨论军事,但每次都被他反驳得哑口无言。赵奢从未承认过赵括的军事才能,甚至预料到赵括的战败。

那么,赵括的命运如何呢?他面对的秦军是由名将白起率领的。得知赵括领军的消息后,秦军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术。他们派出小分队假装失败,以切断赵军的粮道。这导致赵军士气低落。经过40多天的战斗,赵括亲自上战场,但最终被秦军射杀。他的40万大军大部分投降,最终遭到秦军的活埋。

有人质疑纸上谈兵的故事是否真实存在于战国时期。因为当时并没有造纸术,人们主要用竹简和丝绸来记载文字。因此有人认为这个故事可能并非出自司马迁之手。“纸上谈兵”这一成语主要是为了比喻那些只会在纸上空谈而不务实的人。它与望梅止渴一样,传达了实践的重要性。

赵括虽然熟读兵书,却未曾真正实践过。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很多事情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充满挑战。纸上谈兵是不可取的,真正的军事才能需要在战场上得到检验。

上一篇:纪可信度最高的UFO事件,为美军主动披露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