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非洲丑鼠天生无痛感将助人类研发新型止
非洲裸克分子鼠:丑陋外表下的抗痛奥秘
在遥远的非洲大地,一种名叫裸克分子鼠的小家伙以其惊人的抗痛能力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这种全身无毛、牙齿外突、状如香肠的动物,被誉为世界上最丑陋的动物之一。
最新科学研究报道指出,裸克分子鼠对酸和辣引起的酸痛和灼痛感毫无反应。它们居住在东非中部深达1.8米的地下洞穴里,这些狭窄黑暗的洞穴常年缺氧。由于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裸克分子鼠的眼睛已经几乎退化,只能靠敏锐的触觉来辨别方向。更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小老鼠竟然属于冷血动物,这在哺乳动物中极为罕见。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神经生物学家托马斯·帕克是这项研究的主要人员之一。他和同事在研究裸克分子鼠的皮肤时意外发现,这种小老鼠体内竟然不存在引起哺乳动物痛感的P物质。为了验证这一发现,他们进行了实验,将酸和辣椒素注入裸克分子鼠的爪子,结果小老鼠毫无反应。
当科学家把携带P物质基因的改良病毒注入裸克分子鼠的后腿时,结果发现裸克分子鼠恢复了由辣椒素引起的灼痛感,但对酸引起的酸痛仍然无动于衷。这让帕克感到十分惊奇,他表示:“裸克分子鼠对酸痛的免疫是一个令人惊奇的发现!几乎所有动物都对酸痛有反应,但裸克分子鼠是迄今为止唯一对酸痛毫无反应的动物。”
科学家分析认为,裸克分子鼠的抗痛“秘密”与其居住的地下洞穴环境密切相关。由于长期生活在空气流通差的洞穴中,裸克分子鼠呼出的二氧化碳在洞穴中不断积聚,使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达10%,这导致它们对酸痛的敏感度下降。参与研究的神经系统科学家加里·莱温表示,研究裸克分子鼠或许能帮助人们找到抗痛“秘诀”。
莱温还指出:“目前我们对P物质了解不多,但它被认为是引发炎症疼痛的罪魁祸首。研究裸克分子鼠有助于我们了解这种物质的具体作用机制。”科学家们希望通过深入研究裸克分子鼠的抗痛机制,能够找到缓解由慢性炎症引起的长期疼痛的方法,如肌肉拉伤或手术后疼痛等。随着研究的深入,裸克分子鼠可能会为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启示。帕克及其研究团队正踏上新的探索之旅,这次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居住在不同地域但生活环境类似的穴居动物。他们计划深入研究那些同样生活在高二氧化碳浓度洞穴中的神秘生物,比如墨西哥的游离尾蝠和阿拉斯加的土拨鼠。
这些穴居动物,尽管身处不同的地域,却共享着一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它们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这是帕克团队想要解答的问题。他们希望通过研究这些动物,能够揭示出它们与另一种穴居动物——裸克分子鼠之间的相似之处。
帕克表示,裸克分子鼠是他们之前的研究对象,而现在他们将研究焦点扩展到了其他穴居动物身上。他们希望通过对比这些动物的生理特征、行为习性以及适应环境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这些穴居动物的生存秘诀。
他们想要知道,这些动物是如何适应高二氧化碳浓度的洞穴环境的?它们是否拥有特殊的生理机制来应对这种极端环境?它们的行为习性是否有什么独特之处,帮助它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这些问题将引领帕克团队展开新的研究旅程。他们希望通过这次研究,能够揭示出更多关于这些穴居动物的奥秘,并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生命适应极端环境的知识。我们期待着他们的研究成果,相信它们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人的发现。
帕克及其同事的下一步研究将是一场生动的探索之旅,他们将带我们深入了解这些生活在高二氧化碳浓度洞穴中的神秘穴居动物。他们的研究将为我们揭示这些动物的生存秘诀,并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生命适应极端环境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