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物志-老魅、狂、风生兽、无损兽、旱魃
自古以来,世间流传着一种名为“魅”的神秘生物。它们仿佛是人类与不死之间的某种过渡形态,拥有着超越正常寿限的生命。这类生物无法自然死亡,因此被人们视为老而不死的存在,民间称之为“老魅”。
老魅的故事在各地都有流传,其中一次目击事件发生在夏县。县尉胡项曾在金城县游历,他投宿在一户人家。在主人外出时,他目睹了一个令人惊惧的场景。一个身高只有二尺(约60cm)、衣衫破旧的老妪像野兽一样蹲在食案上,疯狂地吞食食物。她的皮肤皱巴巴的,像劣质皮纸一样,稀疏的白发垂在汤水里,令人作呕。胡项无法辨识这是何种生物,只能惊恐地观察着。
老魅的身体大多严重萎缩,脊背佝偻,行走时有时用四肢。他们的大脑退化,语言交流变得困难。他们的骨骼强度和肌肉力量却异常强大。在突破自然死亡的界限后,他们重新长出了锋利的牙齿,展现出食肉动物的惊人咬合力。部分雌性老魅,因饥饿或其他原因,会在夜间外出,窃取食物,甚至对鸡鸭和婴孩下手。她们的进食方式通常是生食。
更为奇特的是,部分老魅样本出现了剧烈的变异。变异后的老魅人类特征消失,全身被浓密的灰色长毛覆盖,指甲硬化。他们的头部变得像猫科动物,身体膨胀变厚,接近有蹄类哺乳动物。力量和速度大幅增强,可能达到人类的3-4倍。这种变异体嗜杀成性,对人类社会构成威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变异体拥有改变自身形态的能力,目前人们还不清楚这一能力的极限。野外调查人员报告了多起变异体啃食小儿的事件,令人不寒而栗。
除了老魅之外,还有一种被称为“狂”的神秘生物也备受关注。狂包括一雌一雄两个人形个体,他们24小时不间断地奔走和咆哮。无论身处狭小空间还是广阔无人区,狂始终沿着东西轴移动,直到遇到无法跨越的障碍物才会折返。他们无需进食、摄取水分和睡眠,除了无休止地奔走和喊叫,没有任何其他行为。关于狂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他们在天地形成之初目睹了无可名状的恐怖,从而陷入永恒的疯狂。
这些神秘生物的存在让人惊惧与好奇并存。他们的生物学分类、变异机制以及行为模式都是未解之谜。为了揭开这些神秘生物的真相,科学家们仍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与此还有一种名为“风生兽”的神秘生物也值得注意。它们外表像豹子,但只有野猫大小,皮毛泛着水亮的青色光泽。这些生物的出现与风有关,它们似乎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够随风而动,行踪飘忽不定。关于风生兽的更多信息尚未得知,但它们的存在无疑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这些神秘生物的故事和挑战着人们的认知边界。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或许能揭开这些生物的真相,理解他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遥远的南海炎洲,有一种极为罕见的动物,它们距离中原九万里之遥。这些被称为风生兽的生物,拥有奇特的生理特性。它们的触感独特,仿佛抚摸的是一只空荡的、灌满了风的口袋。它们的肌肉、骨骼和内脏仿佛被油包裹的鹅卵石,似乎随时都能因轻微的压力而移动。这种奇特的构造赋予了风生兽强大的抗击打能力,使其对钝器的攻击几乎免疫。
它们的皮肤坚韧得令人难以置信,能够抵御一般的钻刺、切割和强酸腐蚀。在野外捕捉的记录中,人类持有的原始武器,如箭矢、刀斧等,都无法对它们造成任何伤害。不仅如此,风生兽还能忍受极高的温度。在著名的焚烧试验中,研究者用多辆车子和近千斤柴薪焚烧它们,持续了三个小时。当火焰熄灭,风生兽竟然从灰烬中钻出,皮毛光亮,毫发无伤,仿佛刚刚享受了一场舒适的沐浴。
更令人惊奇的是,即使在遭受猛烈攻击后看似死亡的风生兽,只要在有风的环境中,如室外微风,就能复活。这正是它们名字中“风之所过,生生不息”的真正含义。唯一已知的阻止其复活的方法,是用菖蒲塞住它的鼻孔。
人类远涉海外,冒着生命危险捕杀风生兽,据说是为了合成一种神秘的续命神药。在方术界流传的配方中,取菊花拌入风生兽脑,连续服用十斤,据说可以使生命延长五百年左右。这一说法尚未得到任何可信的临床证据的支持。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是一种大型哺乳类生物——无损兽。它们外观与牛相似,没有攻击性。在大月氏,无损兽被当作家畜饲养。它们拥有惊人的伤口愈合及组织再生能力,通常每12小时可以修复超过2kg的组织损伤。无论砍掉它们哪一部分,只要时间充足,它们都能再生。大月氏人饲养无损兽,每天割取其肉食用或出售。由于无损兽几乎不会死亡,大规模饲养成本极低,使得大月氏的肉类价格低于谷米。
还有一种罕见的旱魃怪物,常在山中出没。它们形体像人,头部极长,顶门生有一只独眼,能吞食蛟龙,极其凶厉。这种旱魃厌畏阴雨,一旦出现,往往伴随着干旱和赤地千里的景象。据说此妖由山川戾气凝结而成,非巫术的攻击无法对其造成伤害。至今特勤人员尚未成功捕获任何样本,因此对于如何消灭它们尚无确凿的证据。
以上就是妖物志中关于老魅、狂、风生兽、无损兽和旱魃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频道!
注:绝密资料并非真正保密的资料,而是指那些看似神秘、未被完全揭示的信息。奇技网提醒大家,在探索未知世界时保持谨慎和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