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改行
田氏家中有二子,长子以耕田为业,次子则进入学堂,志在金榜题名。光阴荏苒,次子虽已近四十,却仅得秀才之名。
一日,秀才决定改行务农,父亲虽不舍,但最终应允。家中田地分割,河北归长子,河南归秀才。
秀才深知兄长种地之秘,遂前往讨教。田家兄长待人实在,倾囊相授。古时庄稼人靠天吃饭,春种秋收,春季“求神问种”已成习俗。秀才随兄长前往同村徐老处求种。
徐老为人神秘,铁规铁矩。首要之规便是“求神问种”者不可直接询问,只可凭心领会,相互间亦不可交流。否则泄露天机,将受天谴。秀才应允。
徐老施法祷告后,坐地不动。按徐老之规,秀才与兄长无言而回。临别时,兄长嘱咐秀才务必用心揣摩徐老坐地之状,以决定种植何物。
秀才过于自信,以为凭己之智即可解读徐老之意。种下谷子后,却忍不住过河窥探兄长之地,发现兄长种的是向日葵。
收获季节到来,向日葵丰收,谷子却寥寥。秋后,秀才询问徐老,徐老笑称:“谷子是弯着腰的,向日葵才是歪着头的。”秀才无言以对。
徐老轻叹,劝秀才继续读书,勿再受苦。秀才虽不舒服,却誓言明年再来求种。第二年春天,“求神问种”时,徐老再次施法祷告后做出深勾之状。按照徐老的铁规矩,秀才再次回家琢磨。他决定种豆子。然而收获季节到来时,兄长种的豆子丰收,而秀才种的豆子却寥寥无几。
故事中的秀才虽有志于务农,但缺乏实际经验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他过于自信地解读了徐老的动作意图而误种谷物和豆子,结果无功而返。这个故事提醒我们敬畏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以及实践经验的宝贵性。只有脚踏实地、虚心学习、尊重自然规律的人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功。曾经有一位执着的秀才,面对只长豆秧却不结果的豆子,他深感困惑,愤怒而又焦虑。这位执着的秀才,在秋后找到了智慧老者徐老寻求答案。
徐老笑着解释,原来秀才种植豆子的土地虽然肥沃且水分充足,但是豆子并不喜欢过于肥沃和水分充足的环境。秀才就如同把不喜欢大肥大水的豆子,种在了大肥大水的土地上,期望获得丰收无异于缘木求鱼。
即使秀才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依然未能避免再次失败。第三年春天,他选择了玉米作为种植对象,并且在选种和选地上做得很好。他向哥哥展示了自己的决定,得到了哥哥的肯定。当秋天到来时,他的玉米却只收回了种子。
面对这样的结果,秀才再次向徐老寻求答案。这次,徐老告诉他,种植庄稼不仅需要正确的选择和种植,更需要辛勤的管理。人勤地不懒,只有用心去耕耘、种植和管理,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经过三次失败和徐老的教诲,秀才终于领悟到了真正的道理。他明白了庄稼的生长不仅需要正确的选择和种植,更需要持续的、辛勤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他深感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于是,他向徐老深深地鞠了一躬,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种植庄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正确的选择和种植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持续、辛勤的管理。只有用心去耕耘、种植和管理,才能获得真正的丰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坚持不懈地寻求答案,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和进步。更多精彩故事,请关注奇技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