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故宫“拍卖”风波 曾提议废除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的存亡之战:风雨中的文化守护
南京国民成立之初,一场关于故宫博物院的存亡之战悄然展开。你是否相信,故宫博物院曾一度面临被废除拍卖的危机?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历史的真实写照。让我们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探寻这场风波的始末。
1928年6月8日,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着手制定《故宫博物院组织法》,希望为这座承载千年文化的宝库找到坚实的法律支撑。这一法案却遭到了强烈的质疑和挑战。国府委员经亨颐向国民提出了废除故宫博物院的提案,他的理由振聋发聩:
他认为故宫博物院的名字不妥,故宫二字似乎带有某种怀旧色彩,因此主张彻底废除。更进一步地,他质疑博物院陈列的种种模型和研究皇帝所用的物事,是不是在为将来的某个皇帝设立大典筹备处做准备?难道皇宫是所谓的“天字第一号逆产”,应该被拍卖吗?他还担忧博物院内部存在黑幕,担心古董被混水摸鱼的人替换,珍品变成赝品。
这一提案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国民召开会议,居然通过了经亨颐的议案,决定将《故宫博物院组织法》重新审议。消息传开,故宫博物院的同仁们感到既伤心又气愤,他们联名起草传单,呼吁各界共同抗争,保护这些国之瑰宝。
传单被送到中央军政要员手中,其中包括蒋介石、冯玉祥等重量级人物。这些同仁们在传单中回顾了故宫博物院的组建和艰难维持的历程,并大声疾呼:如果所议实行,则数千年的文物不仅可能落入军阀之手,更可能在我们自己手中失传。他们请求这些军政要员保全故宫博物院。
司法院副院长、古物保管委员会主席张继得知此事后,向中央政治会议递交了《请保存故宫博物院》的呈文。他的观点明确,立论有力,加上他元老的资历、地位与声望,得到了众多朝野有识之士的支持。
在一次中央政治会议中,张继与经亨颐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张继逐条批驳经亨颐的提案,他明确指出,故宫博物院的陈列是为了学术研究,而非为未来的皇帝做准备;故宫已经收归国有,成为国家的财产,不应该被称为“逆产”并遭到拍卖。他强调保护故宫是为了世界文化史的努力,而不是为了清室的“逆产”努力。
最终,张继的呈文获得通过,经亨颐的提案被否决。这场风波过后,故宫博物院得以化险为夷。《故宫博物院组织法》于10月5日颁布,明确规定中华民国博物院直隶于国民。至此,故宫博物院有了法律和组织上的保障,迎来了它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这一事件展现了文化守护者们对于国宝的不懈守护,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更多关于故宫博物院的精彩故事,请关注我们的频道,一起探寻那些历史的印记和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