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华国锋接受中纪委质询始末
最近,我重新阅读了《黄克诚传》的部分章节,仿佛又被带回了三十多年前的岁月。那时,正值之后不久,历经极“左”路线祸害的中国人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生动地表达了人民的憧憬。
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这一成果的取得,首功应归于当时的领导人华国锋。由于这一举动太过出乎意料,对中国贡献巨大,社会上开始出现对华国锋的个人崇拜现象。对此,我们需要进行客观分析。在极左专制的长期压抑下,国人对祸国殃民者的愤怒情绪确实需要释放,因此不少歌颂之情是出于真心的。在新中国建立27年后,毛泽东时代结束后,确实需要新的权威来引领国家前进。在实施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分寸,避免过头和讨好现象的出现,成为了一个难题。
在那个时候,敢于向党的最高领导者提意见的人并不在少数。黄克诚,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中央主席的下级,接到了一封反映党中央主席华国锋的三件事的群众来信。这三件事分别是:华国锋外出沿途搞戒严,影响交通;中央党校教授告发有人把华国锋作报告坐的椅子送到博物馆;山西群众反映地方给华国锋老家修故居、建纪念馆。
黄克诚作为开国上将,有忠于自己理想的精神,他没有放过这件事,认为这是搞新的个人崇拜。他指示工作人员先给华国锋写信说明情况,并准备派调查组前往三地调查。黄克诚对调查组人员表示,要大胆调查,一切后果由他负责。
查党中央的主席?这胆子太大了!但黄克诚认为,基于对华国锋的了解,他为人忠厚、谦逊平和、作风务实,是一位可以沟通、听得进不同意见的领导人。而且,十一届三中全会已有“少宣传个人”的决定。他相信华国锋会理解并接受这种监督方式。
果然,华国锋得知后态度诚恳地给回了信,承认这三件事都有,并作了妥善处理。黄克诚对华国锋的评价得到了验证,而且华国锋的处理方式明确、得当。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但也有一个尾声。黄克诚指示调查组可以不去了,但要在这件事上做文章,建议中央发一封信,告诫全党要防止新的个人迷信。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华国锋的评价中有一条重要内容是搞“个人崇拜”,至少是放大了、夸张了。历史终究会给华国锋一个更准确的评价。他不仅有着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而且严于律己,在位期间没有利用权力为子女和亲属谋利。同样地,黄克诚忠于自己的理想和严谨的家风也令人钦佩,他的专车子女一律不准使用,小儿子结婚时还用自行车接新娘回家。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如今二十年早已过去,时代在前进,既有美好的成就也有难以忽视的问题。习主席上任后大刀阔斧、正本清源赢得了人民的拥戴但面临的挑战依然艰巨。历史的传承总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与演绎但那些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留给我们的启示却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