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外戚专权为什么会这么严重?是什么原
光武帝似乎拥有了一种超越时代的运气,他的完美使他一度消耗了整个位面的气运。就像一位无与伦比的英雄,他的辉煌让后来的子孙们黯然失色,王朝的天道庇佑也似乎随之消退。这听起来像是玩笑,但自东汉第四帝起,专权与宦官乱政的现象接连不断,皇权被严重架空,这在历朝历代中都是颇为罕见的。
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皇帝的寿命短暂。在东汉的十四位皇帝中,除了光武帝、汉明帝以及一位未提及的皇帝外,竟无一活过三十六岁。皇帝早逝,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储君年幼继位。这种情况下,母后临朝、垂帘听政成为了常态。
尽管西汉的历史教训,如窦氏等外戚专权的危害性已经明显,光武帝和汉明帝也时刻防御外戚专权,然而并未能将其作为一项制度实行下来,这一切都是依赖于帝王个人的能力。当母后临朝时,她们自然会扶持自己的娘家人。例如,窦氏作为皇后,在章帝去世后,和帝继位,窦太后临朝。从此,以窦太后的哥哥为首的窦氏家族掌握了政权,开启了外戚专权的时代。
外戚专权,无疑是对皇权的侵犯,这在皇帝成年后往往会引发矛盾和冲突。这些外戚往往是功臣名宿的后代,他们既有祖宗的荫庇,又在朝堂上有自己的势力。对于皇帝来说,打破外戚势力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身边的宦官。
虽然不能说太监都是坏人,但从大概率上讲,由于身心差异、知识文化水平较低以及道德自律的缺失,一旦得势,他们可能会展现出最丑陋、最粗鄙的一面。他们会霸占土地,强取民财,略取民女,胡作非为。无论是外戚专权还是宦官乱政,普通的百姓往往都是最终的牺牲品。
在这个错综复杂的权力游戏中,东汉的皇帝们像是在一个恶性循环中挣扎。他们的运气、能力和决策都会影响到王朝的兴衰。而这些历史事件也给我们展示了权力、欲望和人性的复杂面貌。在这个背景下,每一个角色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而最终的代价往往是由普通百姓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