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报考黄埔军校几乎交白卷的元帅
徐向前,原名徐象谦,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一个贫寒的教书先生之家。早年,他怀揣梦想,于1924年前往山西阳曲县小学任教。他的内心向往更为广阔的天地,听闻广州的国民计划举办军官学校,便毅然决定串联同乡,一同前往上海报考。
黄埔军校的招生范围遍及全国,上海考区是考生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国民革命在此设立了办事处,专门负责招收北方的学生。招生简章详尽地列出了应考的条件和手续,其中包括政治思想、学历以及身体条件等多方面的要求。徐向前在上海复习期间,深入钻研,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3月中旬,徐向前参加了在上海环龙路一号的初试。政治题目因他事先做了充分准备,显得游刃有余,作文也发挥出色,但数理化却让他倍感吃力。初试的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他与其他几位山西同乡一同被录取了。招生委员会为他们发放了路费,鼓励他们前往广州参加复试。
从上海出发,徐向前等人乘火轮前往广州。复试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进行,政治题目对他来说并不陌生,而作文也顺利过关。但由于数学基础薄弱,他的试卷上留下了大片空白。录取通知下来后,徐向前等人依然成功入围。
5月初,徐向前踏入了军校的大门,6月16日参加了开学典礼。黄埔军校第一期共录取了470人,分为四个队,徐向前在第一队。他们的课程首项是填表并集体加入。
9月上旬,徐向前所在的第一队被选为孙中山的卫队,随队前往韶关。在那里,他们负责放哨和警卫。宋庆龄以及苏联顾问鲍罗廷也随孙中山一同抵达韶关。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与宋庆龄的一次会面中,他提及了在黄埔军校时曾经担任孙中山先生的卫队队员的经历。宋庆龄听后拱手致谢。
徐向前的军校生涯充满了战斗与历练。毕业后,他担任入伍生第三期的排长,参与了第一次东征、平定商团叛乱以及对抗滇系和桂系军阀的战役。他和蒋先云等人积极筹备“青年军人联合会”,并成功发展了一队同学成为该会的正式成员。东征回师后,徐向前被派往北方参加冯玉祥的国民二军,继续推进革命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黄埔军校开课期间,蒋介石每周都会到学校来与学生交流,以了解军心并选拔人才。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曾与他有过面对面的交谈。一天,当蒋介石如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内询问学生时,徐向前等山西来的学生也在场。徐向前进入办公室后,蒋介石询问了他的家乡和过往经历。虽然这次交谈并没有深入下去,但对于年轻的徐向前来说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无独有偶的是徐向前的革命伴侣黄杰也是黄埔出身。北伐军攻下武汉后,黄埔军校在武汉设立分校并招收学员。年仅16岁的黄杰以满腔热情报考了该校。她的作文虽然只有一百多字却字字真挚。尽管数学考试中的八道题她只做出两道并且没有取得分数评价只是被写上“孺子可教”,但她仍然成功被选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的女生队队员并开始了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最后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