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夫人简介
近期我在追一部新剧《大秦赋》,虽然剧情有些槽点,但剧中的服化道确实令人眼前一亮。朱珠饰演的秦始皇母亲赵姬,美艳又风情万种。邬君梅所饰演的华阳夫人也是让人印象深刻,眼尾飞红,发髻高挽,暗色服装金丝闪耀,威严与贵气并存。我不禁好奇,先秦时期的女性真的如此奢华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启了一段关于先秦女性的探索之旅。这次,我要带你一起回到那个遥远的时代,看看真实的赵姬和华阳夫人。
我曾经在湖北荆门博物馆观看过《战国女性及郭店楚简展览》,在那里,我看到了离2300年前的先秦女性最近的一次。与身份清晰的西汉贵妇辛追夫人不同,那位女性比辛追年长150多岁,我们只能根据她生存的地域年代来命名她为郭家岗战国女性。
据说,在1994年,这位战国女性刚出土时,她静静地躺在五颜六色的丝绸里,皮肤坚韧,头发造型保存得十分完整,四肢关节都能弯曲。她的陪葬品中有一件被盗墓贼抛弃的战国古丝绸片,朱红凤鸟纹的织锦色泽美轮美奂。还有一套当时最为完整的楚国乐器陪葬,其中甚至包括一件世界上第一次发现的战国鼓,其蒙皮尚存。
令人遗憾的是,最初发现这位夫人的并非考古工作人员,而是盗墓贼。他们先将文物洗劫一空,接着砍开棺木,随意剥下墓主人的衣物,甚至对精美的对龙对凤对鹿花纹图案进行破坏。强盗们甚至扯掉了她的头发,扯掉了簪子。这次古墓盗掘中,被破坏的国家一级文物就有菱形纹夹袄、对龙对凤对鹿纹锦被等7件。
在观看《大秦赋》时,我注意到剧中女性的妆容都很有特点,比如面孔粉白、大平眉、红色系眼。那么,两千多年前的姑娘们真的这么化妆吗?其实,《楚辞》中记载了当时的化妆方式,比如用白粉敷面,用青黛画眉。早在夏商周时期,女性就已经开始化妆了。她们用米粉敷面,用丝绸或丝棉制成的粉扑获得白皮肤。她们也会剃掉原有的眉毛,用粉覆盖后,再用黛画出想要的眉形。
当我感叹半永久的神奇时,不禁想到当时的女性为了美丽所付出的努力。她们用矿物和植物制作化妆品,植物类如青黛,可以用来画眉,根据深浅呈现出青、翠、绿等丰富的色彩。这些化妆品都是她们追求美丽的见证。
《大秦赋》让我们看到了先秦时期女性的风采和奢华的妆容服饰。而通过考古发现,我们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女性的真实生活状态和化妆技巧。让我们继续探索古代女性的奥秘吧!【介绍古代妆容与服饰】穿越时空,探寻千年前的绚烂色彩与精致妆容
在西汉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漆盒石砚来研磨石黛,女子们的妆容也日渐精致。影视剧中的红色眼影等化妆品在当时并未出现,她们更多的是涂颊红。例如,燕国女子使用植物汁液制作胭脂,而先秦女子则使用朱砂涂腮红。这些妆容品在当时并不流行,仅舞姬和宫人使用。
在山东章丘女郎山战国墓出土的乐舞陶俑,展现了古代女子的精致妆容。她们头梳高簪,施粉红彩,腮红效果令人惊艳。更令人惊叹的是,在湖北枣阳九连墩战国楚墓群中出土的一套便携式漆目梳妆盒,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化妆盒。
这个梳妆盒长35厘米,宽11.2厘米,内含有不同形状的凹槽,放置了一面铜镜、一把梳头发的木篦子、一盒面脂以及一把刮刀。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精巧的梳妆盒的主人是一位年龄35至40岁的楚国男性贵族。在战国楚墓中,男性陪葬梳妆盒并不罕见,出土的器物大多是精致的铜镜。
铜镜上的纹饰也极为精致,如山纹、蟠螭纹等,寓意吉祥。当时的男子也注重仪表,早起束发、平时携带梳妆盒补妆已成为常态。
在《大秦赋》中展现的耳环佩戴情况与史实有所出入。从周朝开始,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因此戴耳环的现象在中原地区并不普遍。但在山东淄博市博物馆发掘的金耳坠,展现了先秦耳饰的精美之处。
除了耳饰,古时的妇女还注重鬓发的修饰,会把鬓发修剪垂下来。秦统一六国后,发型、发饰逐渐高大,《中华古今注》记载秦宫女子头上插凤钗,并爱插花。秦始皇曾让人夏天戴芙蓉冠子,这种头饰制作成荷叶舒卷形状,并加入粉色荷花瓣及五色花朵。
不要以为秦始皇的审美就是一切都要黑压压。实际上,秦始皇规定男性大礼服上衣下裳黑色为尊贵,但三品以上官员穿绿色,普通人穿白色。从出土的文物看,战国时期的服装颜色相当丰富,如凤龙相蟠纹绣紫红绢单衣、小菱形纹锦面绵袍以及素纱锦袍等。
兵马俑的服装颜色也曾五颜六色,战袍有朱红、紫红、石绿、宝蓝等多种颜色。影视剧中的黑色形象只是部分展现。
古代的妆容与服饰文化丰富多彩,展现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情趣。从战国时期的精致梳妆盒、铜镜、耳环到秦朝的发型、发饰和服装,都展现了古代人们的独特魅力和审美眼光。在古代与现代的时光隧道中穿梭,让人不禁对历史的繁华与现今的便捷产生无尽遐想。
回溯到先秦时期,那些王后们的衣着,即便在当年看来如何金碧辉煌,与今日影视剧中所呈现的华丽服饰相比,也有着天壤之别。在《大秦赋》中频繁出现的丰盛饭局,其实只是我们对古人生活的美好想象。在真实的历史中,那时的人们饮食简单,仅有两餐,且晚上不进食,便早早地安睡。
提及秦朝的餐桌,绝对没有炒菜的身影。因为油的缺乏,肉类大多采用蒸或烤的方式烹饪,烧烤界那绝代的孜然和辣椒尚未露面。要知道,孜然在唐代以后才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域,而辣椒更是要等到明朝末年,才从南美传入中国。
而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人们调味的手段有限,用的最多的调料便是盐和花椒。蔬菜的种类也远不像现在丰富,先秦的姑娘们能叫得上名字的蔬菜仅有五种:葵、藿、薤、葱和韭。即便贵为历史上第一个帝太后的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在那个时代也未能留下姓名,她的称呼来源于明末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
历史博物馆的每一砖每一瓦,都诉说着古人的生活和故事。而我,每次参观后,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若真有穿越的可能,我并不愿去任何朝代,因为当代的生活无比珍贵。水电气充足、米面肉有保障,一个订单便能将远方的好物送到眼前,这份便利和丰富,是古代的王的女人永远无法想象的。
愿每位女性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享受生活的每一刻。周末愉快,活出自我,成为自己的女王。参考资料如阮彩霞的《古代女子面部化妆探析》、高梅进的《浅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妇女妆容》等都为我们揭示了历史的细节。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奇技网频道!持续更新更多关于历史文化的深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