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暴风雪冰封通辽
通辽市遭遇强暴风雪天气
自11月5日起,内蒙古通辽市经历了一场罕见的强暴风雪天气。连续多日的极端气候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从11月5日20时至9日14时,通辽市中南部降雪量累计超过30毫米。其中,科左中旗、科尔沁区、库伦旗等地降雪量突破历史极值,最大降雪量达到102.5毫米。库伦旗的积雪深度达到了惊人的68厘米。
随着天气的恶化,11月7日,通辽市的多条高速公路实施了临时交通管制,所有车辆禁止驶入。机场也暂时关闭,以确保安全。为了尽快复航,机场组织了大量清雪工作,武警内蒙古总队通辽支队也紧急驰援,抢通进出港通道。
这场暴风雪对通辽市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城市被冰雪覆盖,交通瘫痪,学校停课,商家停业。居民们的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许多人被困在家中无法外出。
一些居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提前接到了气象预警并做好了准备,但暴雪的猛烈程度仍然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路面积雪厚达二三十厘米,小轿车根本无法行驶。有些车辆甚至被积雪困住,无法动弹。
相比城市,乡村的受灾情况更为严重。多处村屯的彩钢棚、葡萄棚被压塌,房屋被大雪掩埋,居民被困。一些居民的房屋甚至发生了倒塌,造成了人员被困。
面对这种情况,科尔沁区消防救援大队紧急出动,前往现场进行救援。消防队员们背着救援设备,徒步在积雪中艰难前行,他们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但仍然坚持不懈地拯救被困的居民。
此次强暴风雪天气给通辽市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当地各部门和居民们团结一心,共同抗击暴风雪。他们全力以赴清雪除冰,保障道路畅通,拯救被困居民。这场战斗展现出了通辽市人民的坚韧和勇气。
目前,通辽市仍在努力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座城市一定能够度过难关,重新焕发生机。在风雪肆虐之后,救援人员抵达现场,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面对倒塌的彩钢房,消防员们不畏严寒,挖雪固定横梁,使用无齿锯进行破拆,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援,被困的五人得以获救,其中甚至包括一名仅一岁的婴儿。在救援过程中,消防员不仅清理了厚厚的积雪,还不忘给予被困人员心理安抚,展现了他们的专业与温情。
暴雪不仅压垮了人类的住所,连家畜棚顶也未能幸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因暴雪导致的棚顶坍塌,压死家畜的情况屡见不鲜。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的村民老张就遭遇了这样的悲剧,他的牛棚因无法承受积雪的重量而倒塌,导致两头牛死亡,其余的牛不知去向。
与此通辽市开鲁县黑龙坝镇的大棚葡萄园也遭受了重创。葡萄棚因承受不住积雪而坍塌,给当地农户带来了巨大损失。面对灾难,当地民警、志愿者等纷纷出动,帮助农户清理积雪。农户们也不甘示弱,积极开展自救行动,想方设法保护剩余的葡萄棚。
雪灾的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令人震惊。据通辽市应急管理局数据显示,全市累计受灾人口达14920人,因灾死亡1人,死亡牲畜321头,4284座棚舍及一批基础设施受损。目前,全市已出动大量清雪车辆和人员,积极应对雪灾。
面对这样的挑战,通辽市全市上下一心,共同努力。除了官方的救援行动,村民们也自发组织起来,互相帮助清理积雪。一些村民甚至自发用自家的工具清理出公共通道,共渡难关。针对受灾严重地区的老弱病残户和特殊群体,村两委班子成员实行一对一包联监管,早晚走访,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目前,各项应对暴风雪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随着救援工作的推进,科尔沁区主城区开发区的中小学幼儿园拟定于11月15日正式返校上课。这场暴风雪虽然给通辽市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全市人民的团结一心、积极应对,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光芒。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通辽市一定能够度过这场雪灾,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