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的时候,为什么总会感觉背后有人在看着你
走路时为何总觉背后有眼,探寻盲视背后的奥秘
走在路上的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感觉:仿佛背后有人正注视着你?这种神秘的感知,在夜晚尤为强烈。这一现象,实际上与我们大脑中的盲视机制有关。
回溯至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蒙克通过狗和猴子的实验,揭示了大脑皮层枕叶区域与视觉形成的紧密联系。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医生乔治里多克发现,那些大脑皮层枕叶的距状裂区域受损的士兵,虽然失明,却仍能感受到某些视觉刺激。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里多克综合症,揭示了一种不依赖视皮层的视觉存在。
英国心理学家劳伦斯魏斯克兰茨进一步在猴子和人类身上进行实验,提出了“盲视”的概念。他发现,初级视皮层受损的病人,尽管失明,但对视觉性刺激仍有所反应。一位名为TN的盲人病人,在研究中展示了其强大的盲视能力,能在布满障碍的走廊中独立行走,并成功避开障碍物。
那么,这种神秘的感知是如何产生的呢?研究显示,刺激通过视皮层以外的脑区进行加工,形成盲视。尽管非传统的信息通路尚未明晰,但研究者猜测可能与中脑的上丘有关。上丘在鱼类和鸟类中负责接收眼部信号,而在哺乳动物中,尽管视皮层起主要作用,上丘仍参与眼动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盲视对情绪的反应可能与杏仁核有关。恐惧信息不经过视皮层的加工而直接传递到杏仁核,这可能解释了为何盲视对相关表情有更强烈的反应。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如梦游者在看不见的情况下避开障碍物,也解释了为何人们常感觉背后有眼睛在注视自己。
像TN这样的盲人,在参加研究前依赖盲杖行走,但经过强化练习后,他们通过盲视有效地避开了障碍物。这表明盲视对提高盲人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这一全新的感知方式,与我们的视、听、触、味、嗅等感知觉共同构成了复杂的感觉系统,使生物更能适应生存环境。
背后有人注视的感知并非超感官知觉,而是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处理方式之一。盲视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大脑的神秘之处,也为我们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感知提供了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