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猪肉逐渐成为汉族的主要肉食

世界奇闻 2025-03-05 07:08www.198689.com世界奇闻异事

明朝时期,猪肉开始逐渐流行,不仅是在皇家食谱中有所体现,更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食用。据《明宫史》记载,皇家过年时就有烧猪肉、猪灌肠、猪臂肉、猪肉包子等美食。这说明猪肉在当时已经能够登上大雅之堂,成为贵族们喜爱的食品之一。

在民间,猪肉的普及程度仍然不如牛羊肉。在万历年间,北京的物价显示,当时牛肉的价格低于猪肉,而牛羊肉仍然是人们更常见的肉食选择。尽管如此,猪肉已经开始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当时新兴的食品之一。

到了清朝时期,猪肉终于实现了逆转,成为了汉族的主要肉食。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将猪单独列为《特牲单》,并称赞其为“广大教主”,可见当时人们对猪肉的喜爱程度。在袁枚的介绍中,与猪肉相关的菜品就有43道之多,包括红煨肉三法、白煨肉、油灼肉等。这些美食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也推动了猪肉在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尽管猪肉的地位逐渐上升,但牛羊肉的高大上地位仍然无法撼动。在清朝时期的一次重要外交事件中,当英国人用大炮威胁清朝时,琦善作为钦差大臣按照朝廷招待贡使的老规矩给英国舰队送吃的。送的食品包括阉牛、羊、鸭和鸡等,却唯独没有猪肉。这反映出尽管猪肉的地位有所上升,但在某些场合和人群中,牛羊肉仍然被视为更为高贵和重要的食品。

明清时期是猪肉逐渐普及并成为汉族主要肉食的重要时期。从贵族到民间,从北方到南方,猪肉逐渐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重要角色。更多明清时期的历史真相,关注我们的频道,让我们一同探寻历史的足迹。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