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机票近4万 浙江留学生家长这时候还考虑钱
随着城市笼罩在紧张与不安的氛围中,近十万身处异国他乡的留学生及其家长面临着回国与否的抉择。他们辗转反侧,焦虑不已,每个家庭都在想方设法,却因遥远的距离而倍感无力。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留学生家长们的担忧如潮水般涌来。动辄数万的机票费用,一票难求;即使抢到了票,也往往找不到司机愿意搭载他们去机场。在这场与时间和命运的赛跑中,经济舱的价格直逼四万,包机的费用更是高达十五万,但家长们此时已顾不上价格,只要能回国,一切付出都显得值得。
陈女士是浙江湖州人,她的孩子在英国拉夫堡文法学校学习。疫情加重后,她和许多家庭一样,希望孩子能回国。过程中的艰辛远超她们的预想。航班频频加价又频频被取消,让她们感到无助和迷茫。幸运的是,陈女士最终抢到了一张直飞上海的国航机票。尽管价格昂贵,但她说:“这个时候还考虑钱吗?”
与此其他留学生们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小婷是英国卡迪夫市的一名留学生。她告诉记者,英国疫情的发展速度超出了她的预想。随着疫情的恶化,机票价格不断上涨,而票量却在迅速减少。她和其他中国留学生向学校申请停课,却被告知学校并无确诊病例,仍需正常上课。
留学生们在国外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们不仅要面对疫情的威胁,还要面对心理压力。学校附近的超市出现了小范围的采购潮,泡面、面包等货架出现缺货。有的同学跑了多个卖场才买到几包泡面。更糟糕的是,有些留学生在前往机场的路上,遭遇了司机拒载的情况。他们不敢不戴口罩,但一些司机却因此拒绝搭载他们。
尽管面临种种困难,留学生们仍然坚持着回国的心愿。小婷说:“孤立无援、绝望、害怕,这些都是我们会产生的心理状态。”但她也坚信,回国是最好的选择。回国后,他们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治疗,也可以与家人团聚,缓解心理压力。
英伦留学生的特殊隔离期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期,留学生们正经历着一段不平凡的隔离日子。小婷便是其中的一员,她每天与朋友们保持联系,协助他们处理机票事宜。她听闻有人花费巨额资金才能购买到一张经济舱机票,而自己当时仅以4000元的价格便成功订票,深感回国之路的艰难。
在浙江,吕燕萍妈妈和她的留学生女儿也面临着同样的选择。女儿作为公费交换生前往英国诺丁汉大学交流一个学期。随着疫情的爆发,她身处异国他乡,经历了许多波折。当女儿打来电话,声音带着泪水,说无法回国时,吕燕萍虽然心疼,但也深知女儿需要独立面对这一切。
吕燕萍和女儿一起讨论应对策略,她们在超市囤积食物,规划学业和生活。吕燕萍鼓励女儿自己做选择,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女儿已经能够承担起责任,做出自己的决定。女儿决定不回国,留在英国继续学习锻炼。吕燕萍相信,这是女儿成长的机会,也是她独立面对生活的挑战。
其他留学生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周同学在英国约克大学就读研究生,她租住的公寓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周同学告诉笔者,如果有住户出现症状,必须在家隔离一周。在这期间,如果症状没有减轻,需要拨打当地的医疗机构NHS电话求助。她的同学曾打电话求助,等待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尽管街上戴口罩的人很少,但周同学认为这里的人对戴口罩存在误解和歧视。她决定留在英国,因为回国航班紧张且存在感染风险。
一位在英国生活十年的中国作家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曾在高烧咳嗽无力的情况下闯入附近的英国医院。他和儿子都曾因高烧住院治疗,但他对英国的反应持正面态度。他认为英国正在尽力控制疫情,并为居民提供必要的支持。
留学生们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展现出了坚韧和独立的精神。他们面对回国难题、疫情隔离、生活压力等多重挑战时,展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彼此鼓励和支持。他们的故事充满了勇气、智慧和成长的力量。高烧、咳得剧烈,浑身没有一丝力气,这些症状已持续两天。尽管身处英国这个享有免费医疗的国家,依然免不了感到焦虑和不安。英国的医疗服务体系以分级医疗诊治著称,电话预约社区医生,最快也要等到一周之后。面对突如其来的身体不适,我选择了直接前往医院的急诊室。
预约虽慢,但英国医疗体系的人性化设计却让人心生安慰。不论何时,只要感觉不适,都可以直接前往任何一家医院的急诊室。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当时英国尚未设立专门的新冠肺炎热线。按照现在的规定,我应该首先拨打专线,而不是直接前往社区诊所或医院。
到达医院后,前台的排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几分钟后轮到自己时,我向工作人员表明自己怀疑可能患上了新冠肺炎。听到我的陈述,他们立刻行动起来,为我准备了口罩,并引导我进入一间单独的隔离房间。在那里,我被告知需要填写一些必要信息,包括姓名、家庭住址、出生年月及手机等。这些信息会被系统自动核实,而且看病过程中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不久之后,房间里的电话响起。工作人员询问了我一系列问题,如离开中国的日期、发烧的最高温度、咳嗽时是否有痰以及是否与新冠肺炎患者有过接触等。大约十分钟后,我接到通知,根据初步判断,我并非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我可以走出隔离室,在大厅等待医生叫号。
等待大约两小时后,医生来到我的面前。最初的检查过程中,医生并未佩戴口罩,直到最近的距离检查时,他才戴上口罩。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判断我只是普通的感冒,并建议我吃一些抗生素药物。
上周六,我的儿子也出现发烧、咳嗽和腹痛的症状。早餐和午餐他都几乎未动筷子。我们再次带着他前往医院。这次经历与前一次有所不同。英国医生和工作人员都身着口罩和防护服。一名女性工作人员向我们解释这是医院的统一要求。尽管我们并未被要求隔离,但医生还是强调了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这次看病经历让我更加相信英国人是在依据科学做出决策。他们不会盲目迎合百姓的呼声而忽视实际情况。在这场全球共同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全世界的合作和紧密配合至关重要。对于海外侨胞回国的情况我也深知他们的担忧和压力。在此我提醒大家请做好健康信息申报工作尽量遵守非必要不出门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旅行和聚集活动以减少疫情的传播风险。让我们携手共同应对这场挑战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针对特殊情况必须回国返浙的侨胞,我们理解并尊重你们的决定。为了确保行程的安全与健康,我们希望大家在回国前做好充分的计划与安排。请务必向目的地侨联部门如实报告个人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这不仅是为自己负责,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安全。提前进行浙江省海外侨胞回国健康信息预申报,以便海关检疫和后续浙江“健康码”的申请办理,确保一切顺利。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海外浙籍侨胞的赤子情怀感人至深,家乡始终牵挂着大家的安危冷暖。当前回国路途充满未知风险。人在疲劳状态下免疫力降低,而同机人员的健康状况又难以确定,因此感染风险不容忽视。省侨联建议海外侨胞尽量安居在所在国(地区)的家中,这是目前最好的防护措施。希望大家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关注当地使领馆发布的官方信息,加强与使领馆的沟通联系。在评估住在国(地区)疫情防控形势和营商法规时,请务必谨慎,避免因仓促回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对于坚持选择回国返浙的侨胞,省侨联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分别采取不同防控措施。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状人员、密切接触者以及来自疫情严重或非疫情严重国家(地区)的人员等,请自觉配合国内部门疫情防控要求。
在疫情期间,浙江各级侨联和广大侨团、侨企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支援海外侨胞。我们提供防疫抗疫经验传授、24小时咨询热线等服务,尽最大努力为你们提供帮助。海外的侨团(社)也在使领馆的帮助下行动起来,汇聚力量驰援疫情高发地区侨胞。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互通声气、守望相助,共同发挥组织引领作用,一起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