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上真实的远东战役
奇技网为您倾情呈现一篇深度文章,带您领略历史上真实的远东战役(图文结合,生动展现)。
日本关东军是日本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侵驻中国东北的金县、大连地区的“关东州”而得名。自公元1919年成立至1945年解散,关东军驻扎在中国东北,编有31个步兵师团及其他多个旅团和敢死队旅团等,总人数高达约120万人。在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的远东战役中,这支庞大的军队遭受重创。
远东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一战,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胜利。战役范围涉及中国东北及张北地区、朝鲜东北部沿海、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等地。战役发起于1945年8月9日,此时正值原爆炸之间,而日本投降则是在8月15日。苏联军方将远东战役的时间界定为8月9日至9月2日,这意味着战役并非以日本的投降为结束,而是持续到盟国对日受降签字日。
对于远东战役的评价,历来存在争议。由于政治定位的影响,中国学者常给予过高的评价。实际上,远东战役时的日本关东军绝大部分是新编部队,并非日本陆军的精锐兵团。苏联关于远东战役的专著《远东的胜利》中提到的一些数字,常被引用者误解。实际上,这些数字不仅包括关东军,还包括其他伪军和驻防南库页岛与千岛列岛的日本陆军第五方面军。
远东战役发起时,在中国东北范围内的关东军包括多个军和师团,其中许多是仓促编组的部队,实际战斗力存在严重问题。例如,一些师团长是从日本国内调任,其上任时间延迟,独立混成旅团的标准编制人员和设备都存在严重短缺。新编部队的实际编成(包括人员和装备)可能存在各种问题。对于远东战役的评价需要基于真实的历史事实。
在战争末期,朝鲜半岛的防务也交给了关东军。因朝鲜东北沿海是苏军可能的进攻方向,朝鲜北部的防务交接和军队部署也显得尤为重要。在远东战役中,朝鲜北部的清津作战实际发生地并非在关东军的直接控制下,而是由日军朝鲜军管区部队与苏军交战。
远东战役是一场规模宏大、历史意义深远的战役。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历史事实,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场战役的真实情况。奇技网通过整理和分享这些历史资料,希望为广大历史爱好者提供一个了解远东战役的窗口。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在朝鲜南部的第十七方面军,虽隶属于关东军,但其作战地域却是美军的主战场。在南库页岛,苏军的作战对手是日军第88师团;在千岛群岛的占守岛,则是第91师团的责任,这两个师团均直接归属于日军第五方面军,其司令部设在北海道的札幌。在张北方向,还有中国派遣军华北方面军的驻蒙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
在远东战役中,日本陆军实际上只有26个师团、10个独立混成旅团、2个独立战车旅团和1个机动旅团参与作战。日本陆军第2、5航空军虽然分布在中国东北与朝鲜,但可用于实战的飞机数量极为有限。
关东军曾经是日本陆军的精锐兵团。在1940年,日军大本营确定了当时关东军序列的12个师团外加第16师团(尚未执行)为“满洲永久驻扎师团”。到了1943年6月,又先后调入或就地组建了3个师团,共计15个师团。这些师团均为日本陆军的主力,其中包括“常设”师团、早期三联队制师团、四联队师团以及新组建的师团。在1941年的“关东军特别大演习”中,各部队还得到了额外的加强。
到了1944年,15个师团中有11个被调往南方战场,其余则用守备部队就地编组。到了年终,师团数量以及战力均降至1939年以来的最低状态。到了1945年初,剩下的“满洲永久驻扎师团”也被调出,关东军实际上经历了彻底的换血。
美国曾对关东军的实力做出了不恰当的估计,认为其在中国东北的强大兵力是结束太平洋战争的重要障碍。事实上,日军主力师团如第11、25、57师团曾在1945年3月从关东军调回日本本土。至今仍有一些西方资料如《太平洋战争百科全书》错误地声称第25、57师团驻防满洲直至战争结束。
不难看出,关东军在二战期间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其实力在战争中不断调整和重塑。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深入了解这些变化并纠正错误的历史认知,是揭示历史真相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