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治了又治的弹窗广告为何“打不死”?

奇闻趣事 2025-04-02 00:30www.198689.com奇闻趣事

近日,关于部分电脑软件和手机APP大量推送弹窗广告的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网民反映,这些弹窗广告频繁出现,内容低俗,且无法轻易关闭。尽管相关部门已经多次开展整治行动,但弹窗广告仍然屡禁不止。

据了解,这些弹窗广告之所以难以根除,主要原因在于其投放成本低、量大且治理难度大。一些广告商借助新技术,实现了精准推送,即使用户想要避开也无法完全避免。更糟糕的是,一些广告商在内容上未能守住底线,、暴力信息等也通过弹窗广告广泛传播。

弹窗广告的精准推送令人头疼。一些广告公司通过搜集用户信息,甚至可以定向推广给最近浏览过特定内容的人群。当用户在浏览网页或使用手机应用时,这些广告就会如“影子”般紧随其后,精准找到目标人群。不仅如此,一些弹窗广告的关闭按钮只是摆设,甚至可以通过运营商内部渠道绕过屏蔽软件,让用户无法关闭。

尽管法律对互联网广告有明确的规定,且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大对非法互联网广告的打击力度,但弹窗广告仍然屡禁不止。一些打“免费牌”的厂商及一些不正规、未备案的“野网站”“野平台”仍在不断弹窗。这些网站和软件利用弹窗广告作为重要的营收渠道,难以取消。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广告监管机制,并加强对其的监管力度。应该加强对广告商的监管,确保他们遵守法律法规,不传播低俗、暴力内容。应该提高广告投放的门槛,对投放的广告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用户也应该提高警惕,避免点击不明来源的弹窗广告,以免遭受损失。

弹窗广告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用户的体验,也损害了互联网行业的形象。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加强监管,让互联网广告回归正轨,为用户带来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也呼吁广大网民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对不良广告的辨识能力,共同维护一个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弹窗广告的治理之道:铁腕手段不可或缺

弹窗广告频繁现身,尽管屡遭禁止却始终难以彻底消除。这一现象背后揭示了其深层次的根源:惩罚力度疲软和对违规企业的威慑力不足。赵占领律师,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的副主任兼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为我们揭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现有的技术监测机制漏洞频现,导致违规弹窗广告取证困难,这也为违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赵占领强调,“相关部门应当双管齐下,一方面大力宣传法律法规,深入企业加强法治教育,从源头上阻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更应强化监管力度,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即刻严惩不贷,从严从重处理。”只有让违规者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震慑。

治理弹窗广告不仅是企业和监管部门的责任,每一个网民的参与也是关键。在采访过程中,许多网友表示虽然会尝试关闭弹窗广告,但当无法一键关闭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忽略,很少有人意识到可以通过举报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此,赵占领律师呼吁广大用户:“请觉醒维权意识,遇到弹窗广告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不要选择沉默。您可以通过拨打12315消费投诉举报专线或登录12315互联网平台进行在线举报投诉。”每一个用户的积极参与,都是对弹窗广告治理的重要支持。

让我们共同携手,用实际的行动和坚定的决心,对弹窗广告展开坚决的斗争。只有当我们团结一心,才能彻底铲除这些侵犯我们权益的“顽疾”。记住,治理弹窗广告,每一个人都是关键。

上一篇:鱿鱼怎么切花刀 (2)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