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水军控评潜规则
近期,两部热播剧集接连出现超前点评的荒诞现象。在某一知名打分平台上,大量评论竟然在原定上线时间之前涌现,这些评论呈现出一星和五星评价的两极分化态势。深入调查发现,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网络水军的身影,他们通过控制评论来影响观众的判断,其价格低至每条仅一元甚至几角钱。
网信办近年来对于网络环境的整治态度明确,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对于网络水军的刷帖控评行为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制。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的研究员朱巍指出,水军控评行为不仅侵害了传播秩序和市场经营秩序,更可能涉嫌违法。
这背后不仅仅是流量斗争的问题。实质上,打分平台如豆瓣等已经成为宣传阵地,能够影响舆论、制造人气,同时也是衡量作品在受众领域得到多少关注与好评的重要标尺。一些主旋律的作品、剧集,甚至一些艺术性与吸引力不足的作品,也在通过同样的方式运作,利用水军制造热度。
水军制造的评论有一个明显的规律,那就是90%的评论都会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区间内集中涌入,例如开播后的半小时或一小时。这样的行为不仅能够给播出方制造人气,给竞争者制造压力,还能为平台方带来流量。尽管水军的行为非常容易识别,但一直屡禁不止。
控评行为最危险的地方在于,你不知道他们会为了钱做出什么事。它遮蔽了大多数人的真实想法,使得互联网上的声音越来越极端,加剧了人群的分化与割裂。这种情况让本应被忽视的东西以铺天盖地的热度影响青少年和部分群体的三观。长此以往,不仅会加剧社会的割裂,影响账号和平台的公信力,导致表面一片赞美但实际上却是虚假的繁荣。更严重的是,平台和账号可能会慢慢消亡,被其他更真实、更有活力的东西所取代。
影视文化市场与其他产业一样,优胜劣汰是基本法则。好的作品自然会有收视率,而质量不佳的作品则会被市场淘汰。水军的存在打破了这一规则,他们通过虚假评价让烂剧也能获得高评分,这种做法让一些影视人寒心,甚至失去了再拍再演的机会。市场的活力不应该来自于水军的控制,而应该来自于真正的竞争和创新。
水军当道的市场中,评分靠的不是作品的质量而是金钱。这种现象会误导观众,破坏行业秩序。如果一部剧想要获得高评分就必须依靠水军,那么这种歪风邪气将会在整个行业中蔓延开来,最终受害的将是整个行业和观众。这样的文化环境是无法健康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