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列入自然灾害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高温事件正逐渐受到各国的重视。以韩国和日本为例,两国的应对策略展现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应对方式。
一、韩国的立法脚步与高温应对战略
在遭遇罕见的极端高温天气后,韩国果断采取行动。首尔的气温一度飙升至惊人的38℃,多地“不适指数”飙升至“极高”级别。在此背景下,韩国决定将极端炎热纳入自然灾害的范畴,并推动相关的《灾害与安全管理基本法修正案》进入国会审议阶段。经过几年的努力,韩国终于在2024年8月将“炎热”明确列入自然灾害,为其在法律上找到了明确的位置。这一立法举措意义重大,现有的《灾难安全法》主要关注台风、洪涝等传统自然灾害,而将高温纳入其中能优化应急管理体系,并为高温受害者提供明确的赔偿依据。
二、日本面临的高温危机与挑战
与此日本在2018年夏季也遭遇了持续的高温天气。连续三周的高温导致超过12,000人中暑送医,东京单日救护车出车量更是高达惊人的3,091辆。尽管多地气温逼近40℃,气象厅发布了全国性的高温警报,但日本尚未明确将炎热列为自然灾害。这显示出在应对高温灾害方面,各国还存在不同的认知和发展阶段。
三、高温灾害背后的成因反思
极端高温频发背后的原因不容忽视。城市热岛效应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钢筋水泥建筑吸热、绿地减少、工业排放等因素导致热量在城市中积聚,难以散发。人类活动间接促使了极端高温的频发,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四、个人防护建议
在面对高温灾害时,个人防护至关重要。户外活动时需佩戴遮阳设备,尽量避免在11:00至15:00的高温时段外出。饮食应以清淡食物为主,多饮用绿豆汤等清凉饮品,以解暑降温。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劳累,及时补充水分,也是预防中暑的重要措施。
全球多国正在通过政策调整和公共健康管理积极应对极端高温天气。虽然将高温明确纳入自然灾害的法律框架仍处于发展阶段,但各国的努力与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采取行动,共同应对高温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