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军为何不为冤死的岳飞报仇?
岳飞惨遭冤杀,令人扼腕叹息。令人费解的是,他一手创建的岳家军竟对此无动于衷,毫无为他报仇的动向。这背后的原因究竟何在?让我们一探究竟。在阅读中国古代历史时,有许多被埋没的真相等待我们去发掘——
从岳飞的成长背景来看,家庭教育对他影响深远。岳飞自小便被灌输了节义的重要性,他热爱读春秋,以关羽为楷模。关羽忠诚于刘备,誓死效命,被后世尊为忠义的象征。岳飞师从周同学箭术,技艺精湛,更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往祭拜周同的墓地,表达敬意。他的父亲岳和曾预言,若他被国家重用,必将以忠义为国献身。岳母更是在他的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字,使他铭记忠义是立身处世之本。岳飞对部下也强调忠义,并以身作则。他遇害后,虽然部下知道他是冤枉的,但他们相信朝廷会给他公正,而不会反对朝廷。
岳家军并非铁板一块。尽管是岳飞一手创建,但人多必有分歧。岳家军内部也有亲疏贵贱之分,并非如一团和气。它包含多个派系,如李山、吴全、吴锡、李横、牛皋、王贵等早期的班底,以及后来为了扩大队伍而招募的流民土匪和反正的伪军。在岳飞在世时,他的威望和个人魅力足以将这些不同背景的人团结起来。岳飞遇害后,这些部将作鸟兽散,缺乏同仇敌忾之心。事实上,岳飞的死是由部下王贵和王俊在秦桧的指使下诬告他谋反所致。岳飞死后已被解除兵权,成为守陵的文官,失去了昔日的威望和凝聚力。
朝廷对此早有准备。岳飞在军中的嫡系仅儿子岳云所部。为了斩草除根,朝廷连岳云也一起杀掉。而其他岳飞之子均为文官,年纪尚轻,在军队中无影响力。岳家军在岳飞死后被朝廷分化瓦解,安置在其他队伍中。他们缺乏报仇雪恨之心和实力。如同征方腊后的梁山好汉,他们并没有为宋江报仇的意愿和能力。
岳家军究竟是怎样的一支队伍呢?它并非岳飞的私军,而是国家的军队,只是打着岳飞的旗号作战而已。这支军队以“精忠”为旗帜,因岳飞卓越的军事才能,金军望风披靡。但岳飞每次征战归来,都会将兵权交还朝廷,以免猜忌。岳飞的被杀,实为南宋朝廷在金人压力下为尽快达成和议而牺牲他。而非如赵构和秦桧所认为的那样,他企图谋反。其实他们心知肚明,岳飞并无反心。这一冤案是他们精心策划的。
岳家军并未为岳飞报仇的原因复杂且多元。既源于岳飞深厚的家庭教育和部下的信念,也与岳家军的内部派系以及朝廷的谋划息息相关。这一历史真相令人感慨万分。若想深入了解更多历史细节,请持续关注奇技网及相关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