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为什么最后还被封神了
在古老的神话故事《封神演义》中,存在一个令人费解的谜题:为何残暴的纣王,这位殷商时期的昏君,竟也被封为了神祇?
纣王,这位被狐狸精迷惑的君王,其残暴统治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心惶惶。他的行为引发了反抗,其中西岐的反抗势力最为强大。这场战争被后人称为封神之战,小说家将其编撰成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在小说中,姬发在吕尚的辅佐下,征伐殷商,其间各路奇人异士纷纷现身,场面热火朝天。
事成之后,吕尚遵照天命将众多角色封为神仙。让人不解的是,那些助纣为虐的反派人物,为何也能得到一席之地?
其实,在《封神演义》中,大部分角色虽然形态各异,但多数只是站错了队伍。纣王虽然残暴昏庸,但因为他是受天命的天子,所以在封神的时候被封为了天喜星。这部作品撰写于封建时代,若完全抹杀天子的身份地位,必然会引起当朝统治者的不满,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场封神大战实际上是一场三大教派(昆仑山三教)的谋划。他们希望借此机会为天庭选拔人才,重整天庭秩序。当时,天界因战乱而陷入混乱,玉帝作为至高神鸿钧老祖选定的天庭之主,急需一批得力助手。三大教派按照各自的人数比例,通过封神大战的筛选,将有能力的人才送往天界,为玉帝效命。
封神榜中的大多数角色并非绝对的好坏之分。像朝歌城中的商朝大臣闻太师等,他们只是各为其主,尽心尽力为殷商效忠。在他们看来,这可能是对君命的忠诚,对正义的理解。尽管他们的做法在现代人看来可能是迂腐或愚忠,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是合理的。
《封神演义》中的角色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就像两个篮球队比赛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坚持。而那些表现出色的人自然值得被封神。
再举一个例子,巨蟹座的由来与希腊神话中的故事相关。虽然海格立斯的故事充满了悲剧色彩,但他的对手——那只被安排去夹他脚踝的大螃蟹,虽然助纣为虐,但死后却被升上了天界,成为了黄道十二宫之一的巨蟹座。这说明神祇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是被赋予了人类的性格而已。
《封神演义》中的角色被封神并不意味着这是他们的幸事。因为成为神祇后需要为玉帝效命,没有工资却需要承担责任。对于那些被赋予人性的神祇来说,成为神并不一定比自在的生活更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通天教主会在洞天外贴对联,劝诫门徒不要多管闲事,以免陷入困境。
以上就是对纣王为何还能被封神的全面解析。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奇技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