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戏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么读对

恐怖故事 2025-03-11 10:55www.198689.com恐怖故事

在宫廷戏里,我们常常听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圣旨开头。那么,这八个字的断句是否正确?让我们从秦始皇的故事开始,探寻这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秦始皇统一六国,自认为功盖三皇,德超五帝,于是集三皇五帝之名号,自称为皇帝,命为制,令为诏。玉玺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以示其正统性合法性。皇帝和诏这两个词最早是秦始皇所使用的。

随着历史的演进,皇权制度逐渐完善。从汉代开始,“诏曰”这两个字开始出现在朝廷文书中,并一直沿用至清代。而“奉天承运”这一说法,则是在朱元璋时期才广为使用。

实际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断句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意为“奉天承运的皇帝下诏如下”。很多人误读是因为古人书写方式是竖排,不加点,且古人有平抬书写习惯,所以天和皇帝需换行顶格书写,却给后人造成一种八字一句的错觉。

除了圣旨的开头,圣旨的结尾也存在误读。影视剧中常见的圣旨结尾“钦此”二字,其实并不准确。历代圣旨的结尾都有所不同,有的直接结尾,有的选择其他语气助词结束。比如清朝的很多圣旨,其结尾处大都是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结尾。

朝鲜和越南等国也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在特定时期使用诏书等称谓。例如,朝鲜独立后,国王称帝,模仿明清的奉天承运模板下诏颁令。越南阮朝时期虽然对外宣称宗主国是其皇帝,但对内还是自称皇帝的,因此可以下诏。诏敕也套用了承天兴运的格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并非简单的八个字连读。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这背后的深意。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频道,一起探寻历史的奥秘。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