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出现1传13案例
根据最近的成都疫情通报,我们了解到了一起特殊的传播案例——“1传13”。以下是详细的情况介绍:
一、案例背景
在近期疫情爆发之际,成都报告了一例特殊的传播案例。这起案例起源于一位名为病例6的感染者。病例6是首例确诊病例,其引发的聚集性传播引发了广泛关注。病例6于11月2日被报告,有西北多地旅居史,其行动轨迹与当地的已知确诊病例重叠。经过基因测序,确认病例6感染的是德尔塔变异株,与西北地区的疫情同源。
二、传播情况
病例6通过家庭、工作单位及同楼栋的接触,导致了大规模的感染。共有13人感染了病毒,其中包括4名家人、4名同事、4名邻居以及1名同楼栋的居民。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感染者与病例6并没有直接的时空交集。在病例6活动过的公共场所,如电梯等,检测出了病毒的阳性样本。这一情况表明,在密闭空间中,气溶胶传播的风险较高。
三、疫情特点与防控措施
这起疫情呈现出家庭、单位和社区聚集性传播的特点。德尔塔变异株的传染性强,感染者的病毒载量高,早期病例的活动范围广,涉及多个公共场所,如酒吧、餐馆和健身房等,这加速了病毒的传播。
为了应对疫情,成都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目前,已经划定了10个中风险区和11个封控区,累计管控密切接触者2757人,次密切接触者9097人。对病例活动过的场所进行了分级管理,并在重点区域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截至11月6日,累计检测人数达到230.65万,所有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四、专家研判
四川省疾控中心指出,虽然病例数有所增加,传播链也较为复杂,但疫情源头清晰,总体可控。由于早期病例的接触面广以及病毒潜伏期的短,专家仍警告需要警惕后续可能新增的病例。这起疫情给成都以及全国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继续加强疫情防控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我们也要对医护人员和志愿者表示敬意和感谢,他们在这场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在未来,我们可以共同克服疫情的挑战,迎接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