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皇室后裔同普通人一样生活
皇族后裔的生活现状与态度
在我国,皇族后裔的分布广泛且生活状态各异。他们中的许多人,如同普通民众一般生活,难以被归类到某一特定的群体。这些皇族后裔对于他们的姓氏“爱新觉罗”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有的选择隐藏,有的则坦然面对,有的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还有的则选择欺骗。
以金毓嶂(醇亲王载沣的长孙)为例,这位62岁的副区长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我们家的人都不姓爱新觉罗。”他强调,现代社会中,这个姓氏已经显得过于特殊。他是一位和善、诚恳的男人,虽然身为副厅级官员,但并无明显的“领导者”气息。他强调与时俱进,并积极参与保持党的先进性学习。他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有自己的住房和私家车,每日花销不愁,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
金毓嶂是醇亲王载沣的长子溥任的儿子。按照清帝逊位时的规定条款,爱新觉罗氏采用其满语中的“黄金”之意改姓“金”。并非所有的皇族后裔都遵循这一规定,如雍正九世孙启功的祖父告诉他不可以姓金。尽管如此,金毓嶂和他的家族成员在现代社会中都有不错的成就。他的弟弟和妹妹都有自己的工作,女儿也在知名外企工作。他的家族中,“男丁”都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政治、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他们强调的是和谐、团结和与时俱进。他们希望人们更多地关注他们的成就和能力,而不是他们的特殊身份。金毓嶂明确表示:“幸福和平常是不可分的。”他认为皇族身份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他对祖父载沣的记忆虽然模糊但充满了敬仰和爱意。载沣成功化解了各种危机,直至去世前一直保持对家人的关爱和保护。这些皇族后裔对家族的过去有着深深的怀念和记忆但也深知只有真正融入现代社会才能真正获得幸福和满足。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同时也希望人们更多地关注他们的能力和成就而非仅仅关注他们的特殊身份这也正是他们与现代社会的紧密联系和对现代文化的深度认同的体现。在溥任的记忆里,载沣精通满语,并且对天文学抱有浓厚的兴趣。他曾在日食之时,带着孩子们使用涂墨的镜片进行观察,并用工笔细致描绘这一过程。
金毓嶂讲述,家族成员普遍性格本分、朴实,醇亲王家族的人更以老实厚道著称。他的祖母瓜尔佳·幼兰是荣禄之女,性格强悍,一心希望恢复帝制,对丈夫的疏懒平和并不满意。逊位后的一次事件中,溥仪受到光绪瑾妃的欺凌,幼兰因此受挫,服用过量后,在王府内游走,对溥任倾诉心志后离世。这并非家族唯一的悲剧,一切的根源在于家族中出现了两位皇帝。金毓嶂认为,这是历史的选择,对于皇族身份,他们的家族并不愿意承担也并不胜任。
一位名叫毓紫薇的女画家,身份证上的名字为45岁的她带来了独特的身份认同问题。除了常用的名字外,她还有诸如爱新觉罗·紫薇、爱新觉罗·毓肦等称谓。“毓肦”是根据清皇室传统起的名字,其中的“肦”字带有“山”字旁,与表明辈分的“毓”字相匹配。姓氏的恢复对她的艺术事业有所助益,但也带来了一些麻烦。尽管“爱新觉罗”的姓氏让她在推广自己的画作时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度,但新名字的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扰。例如,“肦”字在智能输入法中无法打出,这导致她经常对来电产生困惑。尽管如此,她觉得这些麻烦是值得的。
毓紫薇是肦亲王奕讠宗的四代孙女,她的曾祖父是第一代醇亲王的哥哥金毓嶂。虽然她的贵族地位比金毓嶂低,但她仍算是血统纯正的皇族宗室。在日常生活中,她独自居住在东直门外的公寓楼里,大部分时间都在绘画。她的画大多卖给了朋友,对于价格并不十分清楚。她表示自己对金钱的需求不高,更重视的是对绘画的认真态度。她的父亲溥佐是著名画家,擅长工笔宫廷画。家学渊源使得她和五个哥哥都成了画家。
与其他爱新觉罗家族成员一样,毓紫薇也经历过一些公众关注的高光时刻。例如前几年她发表文章抗议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紫薇格格”与自己同名一事。她说自己对这个姓氏感到自豪,尤其是考虑到家族中出过康熙、乾隆这样的好皇帝。尽管她在生活中有时会感到寂寞和闷,但她强调自己的心态是光明坦荡的。她在创作宫廷画时并不刻意取悦任何人,这与传统的宫廷画师有所不同。她的画作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使用了从清代保存下来的颜料,这是她与过去时代的唯一联系。
关于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全面观察记录的人并不多。“在整个层面上说清楚很难。”北京市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表示。对于皇室后裔的研究掌握的情况也很少。对于这个难以概括的群体,还没有出现全面的研究或记录。北京市民委主要关注各个少数民族的情况,没有关于满清皇族后裔的名单或其他资料。一些专家如赵书成表示他们与大多数皇族后裔有过交往,但真正深入了解这个群体仍然是一项挑战。皇族后裔们的姿态令人印象深刻,他们以平和、老实的态度在现代社会中自处。赵书对此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认为这种态度可能与他们的家教有关。他特别指出,这种观察并不包括“散宗室”和普通的满族八旗子弟,他本人作为满族正白旗的一员,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
金毓嶂的回忆为我们提供了另一角度的参考。他回忆起自己的青少年时期,家中贫困,直到兄弟们都开始工作,家境才逐渐好转。这样的经历使得他们更加珍视生活的艰辛,也更能理解皇族后裔们低调务实的态度。
对于皇族后裔的分类,满族学者阎崇年有着详细的解读。他将皇族后裔分为三部分:近亲宗室,即传统意义上的贵族后裔;宗室嫡系子孙以及闲散宗室。这些人遍布全国,从事各行各业,查访工作有着极大的难度。
关于“爱新觉罗”这个姓氏,赵书观察到一种有趣的现象:正支的皇族后裔较少使用此姓,而旁支则更倾向于如此,特别是在书画界。他将这种现象称为“时代功利性”。一些皇族后裔如毓紫薇对闲散宗室的态度表示疑虑,认为一些人过分宣扬自己的身份。溥任和金毓嶂父子则认为某些人的行为不妥。比如那位名叫州迪的人,他的行为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恰当。
在沈阳,德崇以经营清代文化工艺品为生,他创办的商行充满了满族文化的气息。他自称是爱新觉罗·溥的后代,并在历史研究上有所建树后逐渐受到关注。他对于自己的皇族身份十分自豪,并时常在媒体上发表关于满族事务、历史和文化的观点。他的行为反映了当代社会对于皇族身份的态度变化,也显示了社会心态的宽容与进步。在满语中,“姓”被称为“哈喇”。在现代社会,当老北京人初次见面时询问对方的姓氏时,他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自豪地回答“爱新觉罗”。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皇族后裔的态度变化,也体现了社会对于这一群体的接纳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