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宠简介-三国向宠怎么死的?

大明星 2025-04-03 18:11www.198689.com大明星

向宠,这一名字在三国时代的蜀汉,或许并不显眼,但若是读过诸葛亮之《出师表》的朋友,必然对其有所印象。文中特别提及一位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将军向宠,他是诸葛亮眼中的能才。

尽管他在《出师表》中受到如此高的赞誉,但在《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巨著中,关于向宠的战场记录与在蜀汉政坛的作为却鲜有提及。相反,在《三国志》等史料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关于他的记载。

在刘备伐吴的战役中,向宠担任牙门将军之职,这是何等荣耀的职位,显示出他在蜀汉集团中的地位。而在刘禅即位后,他又被加封为都亭侯、中部督等官职,足以证明他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在延熙三年(公元240年),他在平定汉嘉叛乱的过程中不幸阵亡,这一消息无疑让人感到遗憾。

那么,关于向宠的疑问也随之而来。他是否真的拥有真才实学?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他评价极高,但他为何在平定叛乱中丧命,这是否证明他名不副实,诸葛亮对他的器重是错误的呢?为何在《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中,对向宠毫无提及?

要解答这些疑问,我们需要深入史料,还原向宠的真实形象。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虽然未有向宠的独立传记,但在《三国志-蜀书十一-向朗传》的结尾处,有一部简短的附传。从这篇简短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向宠与向朗是叔侄关系,他们同出自荆州的向家,这个家族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商朝。

向氏家族在汉末三国时期虽然几经波折,家道中落,但仍然人丁兴旺,是荆州地界的大家族之一。在荆州的政治圈中,向家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荆襄八郡的实际权力主要掌握在蔡、张、蒯三大豪门手中。向朗和向宠所在的向家,在这个固化的权力体系下,地位相对边缘。

直到刘表病逝,蔡瑁张允等人投降曹操,赤壁之战后刘备入主荆州,荆襄八郡的政治体系才重新洗牌。向朗和向宠等人也得以正式入仕,在蜀汉的政坛上崭露头角。此后,向家人在刘备的麾下得到了重用。向朗曾督领多县的军政民事,展现出其非凡的才能与魄力。

对于向宠的能力,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他在一次平叛中的表现来评价。毕竟,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是在无数次战斗中磨练成长。而向宠在短暂的人生中,也有着不俗的表现和成就。他的真实能力、贡献以及历史地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评价。《三国志-蜀书-霍王向张杨费传》中记载了向宠的事迹。他被记述为归附刘备,后刘备定江南后,他受命督秭归、夷道等四县的军事和民政事务。平定蜀地后,向宠被任命为巴西太守,不久转任牂牁,又迁房陵。与此他的仕途发展也与叔叔向朗不同。向宠以武入仕,很快展现出军事才能,被提升为牙门将军。

这个职务虽然算是杂号将军,地位不如那些正牌名将,但职责却十分重要。牙门将军需常伴主公左右,参与军事谋划,并代为主公统领亲兵。赵云、魏延、王平等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曾在牙门将军这一职务上任职不短的时间。向宠能在刚入军旅时便得到这样的地位待遇,足以说明他的能力以及刘备对他的信任。

向宠没有辜负这份信任。他不仅在牙门将军的职责上做得井井有条,还随时跟在刘备身边处理力所能及的事务。他在处理事务中的表现得到了蜀汉高层人物的赞赏。特别是在夷陵之战中,向宠所部展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面对刘备的大败,向宠部提前有备,面对敌人的进攻阵脚不乱,有效作战和抵抗使得刘备得以在乱军中成功脱出。他的表现得到了刘备的高度赞赏,也使他成为了蜀汉军界的核心人物之一。

在刘备去世后,向宠的地位更是不断上升。除了他本身的军事才能外,诸葛亮对其信任有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诸葛亮是荆州人士,执政思路大致是一派压一派的策略,喜欢重用自己荆州派的人物。而向宠不仅是荆州向家的代表性人物,还具备相当的军事才能。他为人谦和、彬彬有礼,与人交往从不摆架子,所以在蜀汉军政两系都享有较高的声望。

在《三国志-蜀书-霍王向张杨费传》中,还记载了建兴元年封都亭侯、后为中部督、典宿卫兵的事迹。也就是说,向宠此时的地位已经如同刘备时期的赵云。虽然没有了冲锋陷阵的机会,但他担任了极其重要的亲卫队长之职。在诸葛亮南征时,向宠统领宫廷护卫军坐镇后方,有效保证了蜀汉政权机器的有效运作。在诸葛亮北伐时,他也作为留守集团的军事负责人。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专门提到了向宠的名字并称赞他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诸葛亮还特意叮嘱刘禅,国内军事方面的问题应与向宠商量后再作决定。

在诸葛亮五次率兵北伐的七年时间里,蜀汉的国内军事环境在向宠的协助下保持了平静。他的存在就像一颗定心丸,确保了蜀汉政权的稳定运作。向宠是蜀汉时期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事迹值得后人铭记。我们见证了蒋琬、郭攸之等人的朝政掌控力,以及向宠作为军事领袖的杰出表现。向宠不仅因稳重谨慎、军纪严明赢得了刘备的信任,更在诸葛亮掌权期间展现出他细致谨慎的特质,受到诸葛亮的器重。他在平定蜀中的蛮夷叛乱过程中虽然遭遇不幸,但我们对他的敬佩并未因此减少。

向宠的形象鲜活地跃然纸上。他以沉着冷静的性格,成为蜀汉的安定力量。无论是作为刘备的牙门将军,还是诸葛亮心中的后方大统领,他都表现得游刃有余。尽管他在汉嘉地区的叛乱中遭遇挫折,甚至不幸丧命,但这并不能掩盖他过去在蜀汉军政中所付出的努力与贡献。他的闪光点包括始终坚守职责和敬业的态度,即使在逆境中也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他的逝去对蜀汉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但他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被铭记。

在历史的长河中,向宠的名字也得以流传。他以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特质,赢得了诸葛亮的高度赞赏。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得到了较高的历史评价。

黄履翁在《古今源流至论别集卷四》中,将向宠与柳浑、蔡道贵、鲍昭等人相提并论,称赞他们各有卓越之才。向宠以其军事才能,被赞为“晓畅军事”,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料敌如神。他的事迹,被后人铭记。

章如愚在《山堂考索》中,详细描述了三国时期的人才分布。在蜀国,向宠与诸葛亮、费祎、董允等人并称为一时之人杰。他们各自在治国、军事、内治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向宠以其均衡的淑均性格和军事才能,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端木埰在《有不为斋集》中提到,向宠的才能虽不及将相之任,但在历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在成都南郊的武侯祠里,向宠的塑像依然矗立,其位次于赵云、马超、黄忠等名将,排名第九。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小说中,向宠的事迹却未被提及。其实,这是因为罗贯中在写作时,并不想在自己的笔下出现向宠这号人物。由于小说构建剧情和人物形象打造的需要,作者往往会对史料进行修修改改,并选择性录用其中的人物。最终,一些历史人物在小说中可能完全寻不得踪迹。

事实上,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三国演义》中隐藏了许多重量级的历史人物。向宠的名头虽不如某些人物大,但同样被罗贯中隐藏了起来。罗贯中隐藏向宠的原因,可能是不想去揭露蜀汉帝国的阴暗面。《三国演义》整本小说都是基于拥刘反曹的写作基调,所以罗贯中并不想记叙在蜀汉帝国的后期还发生过的一件丢脸的事情。

至于向宠的具体死因,史料中并未明确记载。有人推测他可能死于战场,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证实。在夷陵之战中,向宠虽有力挽狂澜的表现,但罗贯中为了凸显人物形象,将戏份尽可能刷给了赵云,而丝毫未提及向宠的功劳。

除了向宠,整个向氏家族在《三国演义》中的存在感都很低。即便是向宠的叔叔向朗,这位参与过蜀汉立嗣事宜、代理过丞相之职的重臣,在全书中也仅有一次登场。其实,向家在蜀汉的地位是绝对不低的。除了向宠和向朗,还有向充、向条等人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足迹。这些被演义隐藏的历史细节,值得我们细细解读和探索。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