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克格勃前身契卡成立1917年捷尔任斯基消灭
在遥远的年代里,苏联克格勃的前身——全俄肃反委员会,于1917年12月20日正式成立,并赢得了响亮的名号——契卡。如同铁一般的历史传奇,这个名字至今仍让人心生敬畏。
契卡的创始人捷尔任斯基,是一位出身波兰贵族地主家庭的犹太人。在犹太人在苏联并不拥有优越地位的年代,他得到了列宁和斯大林两代领导人的信任,这本身就是一项非凡的成就。捷尔任斯基的工作狂热和对事业的执着令人钦佩,他亲自带领契卡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成为国家最强大的力量。
当时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布尔什维克的敌人众多,内部也存在许多异议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契卡的成立几乎成了必然的选择。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内铲除一切敌人和叛徒,强调采用铁腕手段,毫不留情地对待敌人。捷尔任斯基本人也曾说过:“我们制造恐怖,包括了实施恐怖政治,逮捕和消灭阶级敌人。”
被契卡逮捕的人几乎没有任何逃脱的机会。因为契卡只对最高领袖负责,也就是列宁和斯大林。即使是高级干部,也只能通过最高领导阶层的私人关系来请求重审被逮捕的犯人。例如著名教授泽尔诺夫,虽然因发表对契卡的不满而被捕,但因与苏维埃领导人有私交,最终得以被释放。然而这样的幸运儿寥寥无几。
苏维埃在9月初颁布了《关于红色恐怖》的法令,决定以红色恐怖应对白色恐怖,目标是清除社会革命党的残余势力、贵族阶级的代表、金融阶层以及沙皇时代的军人等一切敌对势力。这个行动赋予了契卡巨大的权力,可以直接枪决敌人,无需审判,只要捷尔任斯基签字即可。
这就像电影《国产凌凌漆》中的情节,对于那些罪大恶极的人,无需审判,立即执行死刑。在捷尔任斯基的指挥下,契卡四面出击,大量抓捕嫌疑人。这些嫌疑人基本上都被处决了。
根据契卡的部分资料,从1918年到1920年,官方记录的枪决人数就有12733人。这个数字只是总数的一部分,还没有包括契卡在各个分支机构的行动。契卡也会进行一些象征性的审讯。被指控的罪名各种各样,如消极怠工、仇视苏维埃、亲属反革命等。
无论被审讯者如何回答,他们的命运早已注定,大部分都会被判处死刑。很多人被处决并不是因为他们犯了罪,而是因为被怀疑有罪或者干脆就是契卡看他们不顺眼。这些人大都是知识分子、企业家、商人或宗教人士,他们对契卡嗤之以鼻。
有幸存者回忆了当时的恐怖场景。例如1923年,作家扎祖伯林在小说《契卡人》中描述了契卡的手段。你将被抓捕,然后指控你犯了什么罪。此时你有两种选择,第一不认罪,你会遭到残酷的殴打,可能会被打残甚至打死。你的家人也可能被连坐,被指控为同谋,随后被逮捕。最终,你会因为被指控的罪名加上对抗契卡而被处决;第二你认罪,你还是会死,但至少不会挨打,也不会连累家人。你可以揭发出其他人,根据揭发的数量和情节的严重程度,有可能免除死罪。
至于被判处死刑的人,一般迅速会被处决。行刑地点往往是在审讯你的某间地下室内,一发射入头颅的结束你的生命。情节不严重的人,尸体被火化后,骨灰交给家属;情节严重的人,尸体也会失踪,骨灰不知所踪,家人甚至多年后都不知道他们是死是活。
实际上,到了后期,契卡已经脱离了任何人的控制。除了契卡的高级领导人以外,整个苏联包括最高领袖都在他们的监控之下。苏联的领导人也曾经说过,契卡可以用任何罪名逮捕任何人。布哈林这个一向支持契卡的领袖,在被契卡以莫名其妙的罪名处决前感叹这个机构能将任何中央委员、党员变成叛徒、、颠覆分子和间谍。如果斯大林对自己产生怀疑,这个机构也能立即找出他背叛自己的证据。
布哈林在被逮捕时,罪名惊人,包括刺杀列宁、暗杀基洛夫、明仁斯基(契卡主席)和高尔基(著名作家),被指控为的间谍。我们今天知道这些罪名是无稽之谈,但布哈林为了保护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只得迅速承认罪名。审讯不到一个月,在没有证据只有被告口供的情况下,布哈林等所有被告都被判处死刑。苏联老百姓也见怪不怪了。
捷尔任斯基曾有一句名言:“我们不代表公道(正义),也不要和我们谈论什么公道(正义)。我们面临的是一场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几年前,身为前克格勃特工的普京回到废弃的克格勃总部大楼时激动地说:“我又回到了契卡的大家庭!”他强调的正是捷尔任斯基曾经的力量所在——一种为了事业不惜一切的献身精神。只要有混乱无序的存在,他就会全力以赴去斗争。这就是苏联克格勃前身契卡的历史。更多内容请关注相关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