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钦宗赵桓为父皇宋徽宗赵佶顶包的日子
在宋钦宗的故事展开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相关的背景。
很多人梦想成为皇帝,认为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工作,无需打卡,一言九鼎,夜享妃嫔之乐。背后真相并非如此。皇帝,实则是一份高风险的职业。
据统计,400多位皇帝中,有三分之一的命运悲惨,其中多数英年早逝,死因千奇百怪,甚至有些死状惨不忍睹。这其中,坠马、乱刀砍杀、吓死、中毒等种种死法无一不是因权力之争而起。
在众多的皇帝中,宋钦宗赵桓的命运尤为悲惨。他被誉为历史上最软弱的君王之一,遭遇蛮族入侵时,因指挥和判断失误,导致了靖康之难的奇耻大辱。虽然他也曾努力过,但命运使然,他成为了大宋的罪人,被囚异乡长达30年,饱受屈辱,死状凄惨。
接下来,让我们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公元1125年。一个普通的傍晚,天空被火烧云染红,汴梁城热闹非凡。酒铺里传出店小二的吆喝声,街边银杏树高大挺拔,汴河里船只如箭般穿梭,水鸟在水中跳跃。
汴梁城是一座繁华如梦的城市。165年前,太祖赵匡胤选择这里作为都城,因其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捷。这座城市不仅地势平坦、气候温和,而且河湖密布,水道纵横交错。随着太祖的革命事业成功,许多人选择在汴梁安家,过上了富足安逸的生活。朝廷不惜血本,营造了一个人间仙境。汴梁城拥有百万人口,由外城、内城、皇城组成,气势恢宏、富丽堂皇。城市的繁荣吸引了各地人口涌入,土地交易活跃,房价飙升。夜生活丰富,消费旺盛,风险投资遍地。
《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是展现当时社会风貌的瑰宝。《东京梦华录》记载了汴梁城的繁华景象,而《清明上河图》则生动描绘了城中的丰饶景象。当张择端将这幅长卷呈给宋徽宗时,这位书法天才毫不犹豫地用瘦金体题字。城里的年轻人开始有自己的偶像,名人如包公、杨家将、王安石等在各自领域独领风骚。在这繁华背后,巨大的危机已经悄然降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金国军队的铁骑如暴风雪般袭来,汴梁城陷入危机之中。不称职的父皇——宋徽宗赵佶的不作为也为这一切埋下了伏笔。他重用奸臣、沉迷于艺术和个人享乐(如寻找美女陪伴饮酒),忽视了国家的内忧外患。内部有宋江的起义和方腊的闹腾,外部有金国的威胁不断加剧。终于在一场大战之后,汴梁城沦陷,宋钦宗被迫禅位。自此之后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接下来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自建朝以来,宋始终承受着北方辽国与金国的持续骚扰和威胁。面对异邦的压迫,宋朝每年不得不献上丰厚的贡品,以求苟安。这一朝代在军事与外交上的弱势,无疑为其历史地位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宋徽宗时期,朝廷沉迷于歌舞升平的繁华之中,而北方的金人却如狼似虎,敏锐地嗅到了机会。他们如同疯狂的兽人,果断地挥兵南下。朝纲不振的宋徽宗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冲击,感到了深深的恐惧,以至于晕厥于朝堂之上。
在这危急时刻,一位名叫李纲的大臣挺身而出,建议徽宗禅位给太子。历史上,皇帝们大多终身执政,权力是他们生活的必需品。禅让皇位是罕见的,最著名的莫过于唐朝的李世民威胁其父李渊退位,以及清代乾隆的自愿禅让。
在垂拱殿的盛大仪式中,宋徽宗亲自为儿子戴上通天冠,穿上绛纱袍。在众臣的见证下,徽宗的禅让大典显得庄重而神圣。卸下的那一刻,如释重负的徽宗脸上露出了掩饰不住的微笑。
赵桓继位,成为宋钦宗,他的悲剧也由此拉开了序幕。这场危机并非突然降临。早在灭辽之后,大宋的虚弱便暴露无遗。在与金国的合作中,宋的表现令人失望,以至于在战后协议中遭受了金国的欺压。金国的将士们看在眼里,内心窃喜,看到了大宋的软弱和无能。
宋钦宗上台后,街头巷尾的人们对他寄予厚望,尤其是期待他能惩治那些祸国殃民的大贪官。在王朝灭亡之前的黎明时分,人们依稀看到了希望和曙光。现实却让人失望。钦宗虽然脸色苍白,但却无力扭转国家的颓势。朝廷中的奸臣、庸臣依旧横行霸道,忠臣则如大熊猫般稀少。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大宋内部权斗更是疯狂至极。主要是奸臣之间的争斗,他们为了权力和利益不择手段,而国家的危亡却被抛在了脑后。与此金国却开始加紧攻宋的步伐,准备分享这个软弱无力的肥羊。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个残酷的现实面前,大宋王朝显得毫无反抗之力。谁不馋这只肥羊,谁不流口水,那绝对是假装。面对金国的侵略野心,大宋人民的老朋友完颜阿骨打去世之后,其弟完颜晟继位,主张对大宋开战。大宋的灭亡已经不可避免,这只傻乎乎的肥羊注定会成为金国口中的美食。
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总有那么一丝希望的曙光。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人挺身而出,为挽救这个濒临灭亡的王朝而奋斗。但无论如何,这段历史都将被铭记,成为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警示世人: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关键在于领导者的明智决策和百姓的共同努力。在繁华的燕京背后,大臣王黼凭借权力赎回燕京后声名日盛,心中怀揣的小小心愿竟是将太子赵桓拉下马来,取而代之的则是郓王赵楷。这一政治斗争的背后,显示的是权力的诱惑和宫廷斗争的激烈。
王黼的权势并未持续长久。朝中另一派以右相李邦彦和蔡攸为首的力量开始与王黼对抗。御史中丞何也弹劾王黼奸邪专横,最终使他被罢免。朝中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使得徽宗不得不启用他眼中特别顺眼的老奸臣蔡京。尽管蔡京年事已高,双眼失明,但他的心仍旧活络,依旧能够拍皇上的马屁。
随着钦宗上台,金国的骑兵也长驱直入。面对国难当前,太上皇却带着几个近臣逃往南方避难。这一消息传出后,民众愤怒无比,纷纷走上街头发起爱国游行,要求惩治贪官。汴梁的市民们以游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愤怒和不满。太学生陈东等人也上书请求处死奸臣蔡京、王黼等人。
钦宗皇帝在这时候做出了一些振奋人心的决定,他斩杀了童贯,赐死李彦、梁师成等人,流放蔡京等人。开封府尹聂昌为了赶政治时髦,还连夜派武士斩下王黼的首级献给御前。这些行动使得汴梁城内的人心大快,民众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英雄登台之际,却让人发现宋钦宗并不适合担任皇帝的角色。尽管他父亲徽宗一生阅女无数,还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但钦宗却缺乏决断力,政治手腕远不如其父。在位仅一年多时间,他频繁更换宰执大臣,这导致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其中影响最大的两位大臣是耿南仲和李纲。耿南仲是一个排除异己、主张与金议和的人物;而李纲则是一个执着、认准目标不罢休的人,他注定会让金国军队闻名丧胆。
李纲回京任太常少卿后,因给事中吴敏的推荐而崭露头角。他第一个著名的提议就是请徽宗禅位给儿子,以利于积聚抗金力量、提振民心。钦宗登基后,升李纲为尚书右丞,负责开封的防御。在一个文官来组织城防、挽救国家命运的时代背景下,李纲的任命无疑是一场。然而正如《朱子语类》所说,当时朝廷已经没有其他选择。李纲肩负着巨大的风险和责任,他的表现将决定大宋王朝的命运。
与此艺术家张择端在创作《清明上河图》时并未对严重的社会危机视而不见。他对王朝的爱从未改变,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以及路边的一堆乱石、奔马的表情都被他精细地刻画在画作中。他希望至少在艺术作品上留住这个盛世。《清明上河图》却成为了汴梁城的遗像。张择端用画笔记录下了这个时代的繁华与衰落。
在金国人眼中,攻宋需要一个借口。张觉投降事件成为了金国人发动战争的理由。他们以此为借口进攻宋朝,两位金国战神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率领数十万大军开始大规模攻宋行动。在这个关键时刻,宋朝的命运将如何发展?人们拭目以待。金军将领完颜宗望带领他的军队,一路横扫金宋边境,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特别是当宋燕山府守将郭药师投降后,宋朝的北部防线如同被撕裂的纸一样脆弱。完颜宗望的先锋部队距离汴梁只剩下十日路程,进展神速。
完颜宗翰率领的另一路军队在进攻太原时,遇到了宋军的顽强抵抗。这位将领(笔者注:文中并未提及具体是谁)如同熊熊烈火,挡住了金军的去路。
在寒冷的冬天,黄河的波涛声中,金军开始渡河。尽管寒风刺骨,但金兵的热情并未减退。完颜宗望在渡河前发表了激励人心的讲话,全军上下弥漫着胜利的期待。当军队包围汴梁外城时,他们遭遇到了强烈的反击。汴梁城内的防卫工作由一位名叫李纲的人主持,他成为了完颜宗望的眼中钉。
深夜,在李纲通宵研究作战地图的时候,他意识到这场战争的艰巨性。金军的两只“大章鱼”将汴梁城紧紧包围,而城内人心惶惶。尽管李纲主张坚决抵抗,但城内也有主张议和的声音。钦宗虽然委以重任于李纲,但在面对金人的无理要求时,他却倾向于妥协。
完颜宗望的金军在东路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而宋钦宗则试图通过满足金人的要求来换取和平。李纲等爱国人士坚决反对这种妥协。钦宗在主降派的压力下,选择了求和而非抵抗。种师道因为无法接受这种决策,最终气愤而亡。主降派的妥协让宋王朝失去了宝贵的机会。
在观望了几个月后,金军在公元1126年9月发起了新的攻势。这一次,由于宋内部的投降之风盛行,金兵作战更为顺利。宗望与宗翰两位金国将领在汴梁城下的会师,正式开启了宋王朝的噩梦。钦宗为了求和,甚至前往金营行大礼。汴梁城内的百姓目睹了这一切,哭声震天。为了满足金人的要求,汴梁城内的财富被大肆搜刮,百姓苦不堪言。甚至到了让钦宗的妃嫔来抵数索要少女的时候,许多少女不甘受辱而自杀。金人继续施加压力,声称要屠城。钦宗无奈之下在金营苦求情一个月之久。为了将钦宗救回,汴梁的官员们发起了营救行动,无数妇女被捕捉以供金人玩乐。
在这场浩劫中,完颜宗望的金军展现出了他们的威武与残酷。这场战争不仅摧毁了汴梁城,也摧毁了无数人的家园和梦想。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宋朝的命运悬于一线之间。当时吏部尚书王时雍与开封府尹徐秉哲,堪称掠夺妇女的急先锋。王时雍因掠夺妇女表现突出,被称为金人之外公;而徐秉哲亦不甘示弱,即便女子病弱无力,他也涂脂抹粉,将其整车送入金营。
汴梁城自金兵围城以来,风雪连绵不断,物资匮乏,百姓饥寒交迫,甚至以树叶、猫狗为食,最后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疫病也随之肆虐,城内尸横遍野。街道冷清异常,昔日繁华的汴河也难见船只往来。
公元1127年3月20日,金兵逼迫徽、钦二帝脱下龙袍,贬为庶人。随行官员李若水紧护宋钦宗,拒绝让其脱下帝袍,并痛斥金兵为狗辈。金将宗望见李若水硬骨铮铮,欲招降之,然李若水痛骂不绝,最终被金兵割裂咽喉。
当汴梁皇城大门缓缓打开时,金兵被城内的繁华所震撼。他们开始了大规模的劫掠,宋历经160年的府库积累被洗劫一空。无数艺术珍品被草率地绑在牛车上带走,其中甚至包括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金兵在屠杀后宫之后,这幅画被血迹和灰尘所玷污。
宋徽宗不仅曾身为皇帝,还是一位强烈的恋物癖好者,其宫苑收藏了无数珍贵物品。这座天堂即将化为废墟,曾经的骄傲在此刻荡然无存。为了削减宋的人口,金人四处砍杀,史书记载如麻,腥臭弥漫数百里。
这是一次胜利的狂欢,金人带着大量财富和十余万名俘虏踏上归乡之路。然而对于被俘的钦宗来说,这是一段屈辱的历程。他被迫与父亲徽宗以及后妃、诸王、驸马、公主等穿上金人百姓的服饰,到阿骨打庙举行大礼。钦宗的朱皇后无法忍受这种屈辱,当夜选择自尽。金人虽然文字水平不高,但仍为父子俩起了带有侮辱性的名字:昏德公和重昏侯。
作为一代帝王和艺术天才的徽宗深感屈辱,某晚他将衣服剪成条结成绳准备自尽,被钦宗救下。父子抱头痛哭后继续忍受屈辱的生活。公元1135年,徽宗最终死于土炕之上。钦宗发现时,太上皇的尸体已僵硬。
公元1156年的某个傍晚,金主完颜亮命钦宗出赛马球,身体孱弱的钦宗不善马术从马上摔下,被乱马践踏致死。五年后他的死讯才传到南宋的首都临安(今杭州)。他的弟弟赵构在那里享受着幸福的生活。他所在的新都城临安如同汴梁一样繁华温柔。想了解更多关于宋钦宗赵桓为父皇宋徽宗赵佶顶包的故事吗?请持续关注我们的频道获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