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不在刘备在益州未稳时发动进攻呢?

宇宙奥秘 2025-04-24 16:18www.198689.com宇宙奥秘

在公元215年,曹操成功攻下汉中之地,这让他面临一个重大的抉择:是继续南下攻打益州,还是班师回朝等待更好的时机。据《三国志·宣帝纪》记载,司马懿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刘备刚刚夺取益州,人心尚未稳固,正是攻打的好时机。曹操却以“得陇望蜀”为理由,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

“得陇望蜀”这个成语,意味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着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曹操在拒绝司马懿的建议时,显然对这个成语深有体会。他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包括平定凉州、关中以及汉中,他已经感到满足。

在夺取汉中之后,曹操的军队经过数年的征战,已经疲惫不堪。在经历过赤壁之战的失败后,曹操更加注重稳扎稳打,不再像公元208年那样轻率行事。面对强大的对手刘备,曹操更加谨慎。

司马懿的建议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刘备是在公元214年才击败刘璋,夺取益州的。在这个新占领的土地上,刘备需要时间来稳固自己的地位。曹操也需要时间来安抚他新近征服的江山。

曹操可能也考虑到东吴的威胁。在占领汉中之前,曹操曾经南征孙权未果,留下重兵防守合肥。孙权也趁机发动了对合肥的进攻,虽然最终被张辽击退,但这也让曹操不敢轻易长期停留在汉中。

从曹操那句“既得陇右,复欲得蜀”来看,这位征战一生的英雄可能已经感到疲惫。这时候的曹操已经进入生命的倒数阶段,岁月可能消磨了他的锐气,让他不愿意再冒险发起一场没有十足把握的大战。

在攻占汉中后,曹操选择了及时收手,这既给了刘备喘息的机会,也为自己保留了力量。此时的汉中战役已经云集了众多名将,如夏侯渊、曹休等。而汉中之战两年后,曹操和刘备双方都调兵遣将,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较量。这场战役不仅是双方势力的博弈,更是两位英雄的最后的较量。在这场战役中,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都展现出了他们的智谋和勇气。而这场战役的结果也决定了三国时期的格局走向。

上一篇:两个人相遇的概率情话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