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灭宋之战拿出真
介绍蒙古大军背后的故事,探寻南宋灭亡的真实原因
我是风趣网的小编,今天带大家走进蒙古大军与南宋的交锋史,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探寻背后的真相。
普遍观点认为,南宋似乎显得孱弱不堪,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南宋在蒙古大军的铁蹄下坚持到了端平元年(1234)至咸淳六年(1270),而其他强大帝国则在蒙古军面前显得不堪一击。这究竟是何原因?南宋的军事实力真的如此出众吗?或许背后的故事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事实上,蒙古内部的混乱为南宋提供了喘息之机。从端平元年开始,蒙古内部就纷争不断。端平二年(1235),蒙古派侄子拔都西征,开启了蒙古第二次大规模远征。这一期间,蒙古内部王位继承之争愈演愈烈。窝阔台曾有意传位长子,但偏爱幼子窝出,引发了王位的争夺。窝出的早逝让继承人问题更为复杂,加之皇后乃马真干涉朝政,滥封爵位导致朝野混乱。在这样的背景下,拔都在西欧和中亚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南宋淳祐六年(1246),贵由虽然成为新任大汗,却因拔都的缺席而备受质疑。贵由出兵攻打拔都时意外身亡,蒙古再度陷入混乱。从端平元年到蒙哥汗八年(1251),蒙古帝国的主要精力都被内斗争权及西征之事所困,直至蒙哥汗才正式发动对宋的大规模战役。然而蒙哥突然暴毙后,攻宋之事暂时搁置。
时间来到南宋咸淳三年(1267),忽必烈在整顿朝政、平息内乱后,正式攻宋。经过长达十二年的战争,南宋军队在崖山与蒙古军进行海战,最终战败,南宋灭亡。
南宋在与蒙古的交锋中,虽然有过抵抗,但并未持续数十年之久。蒙古因内部权力争夺与西征之事的延误,未曾将南下灭宋作为主攻方向。宋朝在当时也是极为发达的国家,要完全吞并这样一个大国确实需要长时间的全面准备。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层层迷雾之中,需要我们细心探寻。在这场大国之间的较量中,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历史的复杂与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