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和蜀汉都灭亡之后 东吴为何还能维持15年之
今天,风趣网的小编将带大家领略东吴与西晋的历史风云,希望这段历程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历经半个世纪的魏、蜀、吴三国纷争,最终受益的竟然是司马家族。他们在“忍者神龟”般的坚韧中,熬死了曹魏的三代英主。当邓艾和钟会挥兵伐蜀时,蜀汉虽败,但在其灭亡之前,已呈风雨飘摇之势。那么,在灭掉魏国后,司马家族为何还能维持十五年的统治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灭蜀的名将和士兵在战后损失惨重。邓艾和钟会,这两位灭蜀的头号功臣,在灭蜀之后受到了各种蛊惑,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爆发冲突。姜维也在这场大动荡中失去了生命。这一切都在司马家族的掌控之中,他们需要的正是邓艾和钟会的互相消耗,因为这两大人物都是对曹魏忠心耿耿的。此次的损失使得司马家族暂时无法调动大量的士兵和将领去攻打吴国。
灭掉魏国后,司马家族需要稳定内部局势。灭魏的行动相对温和,通过逼迫曹魏退位,司马炎篡魏并建立了西晋王朝。开国之初,首要任务是稳定内部,因为仍有部分人对曹魏忠心耿耿,更重要的是还得安抚民心。等到一切内部问题都得到解决后,司马家族才发起对吴国的征战。
灭吴并非易事。历史上,曹操、孙权等人都曾试图灭吴,却在兵力优势的情况下遭遇了惨败。司马炎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首先等待吴国君王的昏庸和奸臣的当道。吴国的君王不仅是昏庸,而且非常残暴。如果司马炎在吴国君王英明的时候发动攻击,可能无法取得胜利。他挑选了能征善战的将领,如羊祜。尽管东吴也有名将,但羊祜通过消耗吴国的国力,最终将其耗垮。
以上两点是灭吴的关键。司马炎确实做到了这两点,最终成功地统一了天下。
可惜的是,司马炎前期是明君,后期却成了昏君,传位不当,导致西晋迅速灭亡。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能够对东吴与西晋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