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波黑塞族武装在斯雷布雷尼察屠杀二战
历史的烙印,深深地刻在时间的脉络上,让我们回首到那个动荡的年份——1995年。这一年,波黑塞族武装在斯雷布雷尼察上演了一场令人痛心的悲剧。
巴尔干半岛,这个欧洲的历史舞台,历来是民族冲突的热点。二战期间,克罗地亚的乌斯塔沙和塞尔维亚人的切特尼克,这两个极端民族主义组织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痕。他们的种族仇杀手段极其凶残,让人不忍卒读。据历史学家J.兰普估计,二战中南斯拉夫的损失惨重,近175万人失去生命,占全国人口的11%。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至少一半的人并非死于战火,而是死于自己同胞的手中。
时间流转到铁托的南斯拉夫时代,尽管执行了民族平等政策并推动了经济发展,但民族矛盾并未完全消失,只是暂时被隐藏起来。铁托的高瞻远瞩以及南斯拉夫人民对二战的惨痛记忆,使得国内大体保持稳定。随着铁托的去世以及国内外形势的恶化,南斯拉夫的解体似乎已无法避免。
当时,南斯拉夫共有六个共和国,每个共和国都强烈要求民族独立。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的做法引发了争议。他被许多塞尔维亚人视为一个拙劣的政客。在各共和国追求独立的时候,他却试图建立由塞尔维亚人主导的南斯拉夫,这看起来既荒谬又可笑。
当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时,米洛舍维奇并未过多阻拦,因为那里几乎没有塞尔维亚人。但轮到克罗地亚时,他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克罗地亚战争爆发后,米洛舍维奇支持克罗地亚的塞族人独立,加入塞尔维亚。这场战争持续数年,最终克罗地亚获得独立,境内塞族人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
波黑的情况更为复杂。波黑境内塞族、穆族和克族三方势力均衡,都进行过民族屠杀。塞族军事力量最强,占据了波黑大部分地区。在波黑内战中,塞族人进行的大屠杀令人震惊。
这场内战持续了近两年后,北约开始介入,试图制止对平民的屠杀并促成三方停火。在北约的轰炸下,进攻一方的塞族人被迫停止攻势,直到1995年3月。到了7月,塞族武装在斯雷布雷尼察进行了大规模的大屠杀。
波黑塞族武装分子在7月12日展开了一场惨无人道的行动。他们驱赶着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将除了男童以外的所有男性隔离并带走。这些穆族男性就此消失,总数高达8300余人,他们被集体屠杀,他们的尸骨在波黑内战结束后被发掘出来。
斯雷布雷尼察,这个曾经充满生机的地方,如今却变成了死亡与痛苦的象征。波黑内战结束后,人们在斯雷布雷尼察发现了大量的尸骨。经过鉴定,确定了其中6598名死者的身份,然而仍有一些失踪者的遗体尚未找到。
塞族武装分子的残忍行径几乎公开化,他们甚至拉着荷兰维和人员观看,以炫耀自己的残忍。北约在斯雷布雷尼察事件发生后一个月,对塞族武装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轰炸。超过3400架次的飞机持续轰炸了半个月,穆族和克族军队趁机反攻,最终达到了美、俄、英、法、德五国联络小组确定的领土比例。塞族丧失了军事优势,被迫接受由美国主持的和谈。
波黑内战最终结束,国家人口损失接近十分之一,一半人口流离失所。波黑作为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继续存在,由穆克联邦和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穆克联邦控制着波黑领土的51%,而塞族控制着49%。
关于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的事实,没有任何争议。大量的尸骨、人证物证都被挖掘和收集出来。甚至在2010年,塞尔维亚人自己都承认了这段历史,塞尔维亚议会以微弱多数通过了一份公开道歉的决议。原波黑塞族共和国总统卡拉季奇和前塞族军队总司令姆拉迪奇也分别被海牙联合国特别法庭认定犯有种族灭绝罪和其他战争罪,分别被判处40年监禁和无期徒刑。
需要强调的是,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是二战后欧洲最大规模的屠杀事件。这段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教训,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波黑塞族武装在斯雷布雷尼察的屠杀事件以及其他相关内容,请关注我们的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