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楼是什么,怎么形成的?
海市蜃楼,世人常称之为蜃景,乃是大自然因光的独特游戏所呈现的一种奇妙景象。这种现象,源于光的折射和全反射,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过大气层时形成的虚像。
2015年3月19日上午,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湾海域,在灵山岛附近,原本平静的海平面突然展现出几座如梦似幻的高楼。这一瞬间,仿佛时空被扭曲,海平面变成了城市的倒影。
那么,这一神秘景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蜃景的出现,与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条件以及特定时间的气象特点紧密相连。以沙漠中的下蜃为例,夏季烈日下的沙土被晒得灼热,由于沙土的比热小,温度上升极快。这样,沙土附近的空气温度分布出现反常,下层空气温度极高而上层空气温度仍然很低。这种气温分布导致空气折射率发生变化,下层空气因热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层冷空气密度大。当远处较高的物体反射出来的光从上层较密的空气进入下层较疏的空气时,会发生不断折射,当入射角增大到等于临界角时,就会发生全反射。逆着反射光线看去,就能看到下蜃。
不仅仅是沙漠,海面或江面也偶尔会出现海市蜃楼的现象。海面上的空气因为海水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密度差异。当太阳光从密度高的空气层进入密度低的空气层时,光的速度发生改变,经过光的折射,远方的景物仿佛浮现在空中,形成了海市蜃楼的奇景。
而柏油马路,在夏天灼热阳光下,因路面颜色深、吸收能力强,也会在路面上空形成独特的空气分布特征,上层的空气冷、密度大,而下层空气热、密度小,因此也会形成下蜃。
海市蜃楼,这一自然现象的背后,是光与空气密度差异的完美结合。更多的奥秘,还需要我们去发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海市蜃楼的知识,就请关注我们的频道——奇技网。让我们一起大自然的奇妙之处,揭开海市蜃楼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