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藏宝洞之谜

宇宙奥秘 2023-12-03 13:09www.198689.com宇宙奥秘

奇技网文章要介绍“乐山大佛藏宝洞之谜(图)【图文】”,内容是奇技网小编在网络上精心整理的,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摩崖石刻并非是石窟艺术)。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大佛两侧断崖和登山道上,有许多石龛造像,多是盛唐作品。凌云寺右灵宝峰上,现存一座砖塔,塔高十三层,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寺左江中一孤峰卓立,名乌尤,即秦所凿乐山离堆,上有唐创建乌尤寺,以及相传汉郭舍人注《尔雅》处。

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乌龙山、巨形卧佛景观等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属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范围,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

 

 

乐山大佛坐落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为弥勒倚坐像,面相端庄,坐东向西,雕刻细致,线条流畅,身躯比例匀称,气势恢弘,通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手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可坐百余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据唐代韦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记》和明代彭汝实《重修凌云寺记》等书记载,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完成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90年。一千多年过去了,岁月流逝,斗转星移,阅尽人间春色的乐山大佛依旧肃穆慈祥,心旌不摇。

雄伟的大佛和它古老的历史,让人无限向往,再加上“佛中有佛,佛在心中,佛心藏宝”的民间传闻,更多的人相信大佛蕴含着无尽的宝藏。1962年,维修人员在大佛胸前发现了人工开凿的洞穴,未有惊人发现。80年代,有人偶然发现乐山大佛的栖息地实际是一尊三山相连(乌尤、凌云、龟城山)的“巨型睡佛”,而乐山大佛正处于这尊“巨型睡佛”的心脏部位,和“佛在心中,心中有佛”的说法不谋而合。

到了90年代,又有游客在大佛的心脏部位发现了一尊“小佛”的隐约身影,头及眼、鼻、嘴等五官和身形清晰可见,这尊“小佛”刚好位于乐山大佛胸前的洞穴位置。古时候修建佛像,的确有在佛像上修建密室藏东西的例子,这也是佛教教义允许的。看来藏宝之说并非子虚乌有,那么藏宝洞里究竟藏了什么东西,是谁藏在里面的呢?

筹集万金建大佛

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贵州人,离乡别家,来到乐山凌云山下。凌云山下乃三江汇聚之处,每当汛期,山洪暴发,常常毁坏农田,倾覆船只。为了制服江水,海通和尚立志开凿一尊大佛来镇住“水妖”。

海通四处化斋,经过数年努力,终于解决了资金问题。没想到开凿之日,地方官吏觊觎募到的金银,趁机刁难,声称要收取费用,否则不让开工。海通和尚自剜其目吓走了贪婪的官吏,工程才得以顺利开展。

后人提到乐山大佛的修造,似乎都归功于海通,事实上,海通从筹措资金到修造大佛仅主持了18年就积劳成疾圆寂了,工程就此停了下来,而这18年中策划和募款占了10年,实际开凿的时间仅8年,后来剩下的大部分工程都是在地方政府的组织下完成的。

海通主持开凿了大佛的头部至胸部,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主持了大佛胸至膝部的工程,大约用了7年时间。章仇兼琼的继任韦皋主持了“莲花座上及于膝”工程、大佛“丹彩以章”、“金宝以严”的通体上色工程、“像设以俱”的九曲栈道工程、“万龛灯焰”的佛窟其余小佛及韦驮护法神工程,还有犹为艰巨复杂的大像阁工程等,大约耗时15年。

整个大佛修造工程,除去筹措资金及中途受“安史之乱”影响的停工时间,实际用于开凿大佛的30余年时间,地方政府主持开凿了22年,承担了近四分之三的工程量。资金方面,海通靠民间募资形式的资金筹措量非常小,章仇兼琼“持俸钱二十万以济经费”、韦皋“以俸钱五十万佐其经费”,地方官员先后拿出自己积蓄的部分薪金支持大佛工程,但由于工程巨大,这些只是杯水车薪,大部分工程款动用了地方财政的税收资金,并且得到了皇帝恩准。修造资金有了根本的保证,才使大佛工程得以顺利完工。政府的支持还表现在将凌云山栖鸾峰这块临江的风水宝地无偿地划拨给海通修造大佛,如今我们如果提出“建造乐山大佛共用了多少钱”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人能回答,但可以想象,那绝不是一笔小数目。

除了资金,整个大佛工程的完工还凝聚了几代主持人的心血以及广大工匠们的智慧和汗水,当时聚集了一大批全国最优秀的工匠,其中有像南朝著名佛像雕塑家僧祐(摄山大像与剡县石佛的雕塑者)和有名的建筑家李春(赵州桥的建造者)这样高级别的能工巧匠,正是有这些能工巧匠,才能留下乐山大佛这一佛像精品,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年文化瑰宝。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