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豪集中营:纳粹德国所建立的第一个集中营

宇宙奥秘 2023-11-21 21:45www.198689.com宇宙奥秘

  达豪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所建立的第一个集中营,位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达豪镇附近的一个废弃兵工厂,距离慕尼黑16公里。1933年3月22日,达豪集中营建成启用。1945年4月29日,美军解放达豪集中营。达豪集中营曾先后关押过21万人,其中3.2万人死亡。达豪集中营最初设计容纳5000人,对象是“人民祸害”,包括共产党人、社会民主党人等反对党人、被确定有罪的各类犯人。

  这份单子不断扩张城市游民、同性恋、犹太教徒、吉普赛人、政治犯、国家敌人、犹太人、战俘……从1933年到1945年间,共登记在押206,206名囚犯,死亡人数永远不会为世人所知,数以千计的苏军战俘经常被就地处死,被送去用于SS的Sonderbehandlung(特别医疗,也就是被处死的SS委婉说法)的牺牲者,在被转移过程中死去的人更是无可计数,这些都是不在记录的。,还有数不清的人死于“达豪学校”的一项创新上———活人实验。这些活人医学实验包括将犯人从冻僵的情况下放入热水中,记录复苏的时间;将犯人关入高压舱,持续加压,记录致死的气压…….有记录的死亡统计数字是31,591。由于达豪集中营的主要目的不是处置犹太人,所以在1933年到1945年间在这里被屠杀的犹太人并不多,据估计约在5,000人左右。被解放时,32,000名幸存的囚犯中,有2,500名犹太人。

  在成立之初的5年里,达豪集中营扮演的角色更像一间苛刻的传统劳改营。囚徒们在这里被迫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这些劳动被分为有效劳动和无效劳动两类。各类罪犯、同性恋、政治犯等在理论上存在“被改造好”可能的囚徒从事的是无效劳动———将巨大的石块从一处搬去另一处,然后再搬回来———集中营的管理者认为这种机械式的重劳动能够将他们的思想重新“扳正”过来。犹太人、吉普赛人等被纳粹的“人种学”否定的族群,在这里分配到的是有效劳动任务———他们要为附近的宝马、爱克发胶片等公司制造产品,就像《辛德勒名单》里展现的那样。而到了后期,无效劳动被取消,几乎所有囚徒都要投入更大工作量的有效劳动中。

  这与纳粹的集中营政策有关,除了一些实在支撑不下去的集中营能从党卫军那里领到数量极少的津贴,其余的集中营必须自负盈亏,随着被“集中”的人越来越多,营里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1933年,战争狂人希特勒握住了德国的权杖,从他上台时起,他就在这里建立了集中营,用来关押“政治犯、犹太人、宗教界人士”和所谓“政府不喜欢的人”。使这里成了一座人间地狱。从1933年到1945年的12年间,这里共关押过数万人,杀死31 951人。1939年以前,达豪集中营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党卫军疗养院的角色,在紧张的前线作战了一定时间的士兵,会与这里的看守换岗,在这里享受一段作威作福的日子。

  到1939年为止,达豪集中营中过劳导致的死亡率虽然偏高,但远不是今天人们印象中地狱般的情形。集中营纪念馆收藏的一份图表显示,从1933年到1937年,达豪集中营分别有22人、33人、12人、11人和41人死亡,加上1938年的256人和1939年的183人,在头7年里,这里有558名囚徒死亡,而在接下来的6年中,死亡的人数是31393人。1938年,为应付人满为患的情况,达豪集中营进行了扩建,加建了营房、添加了快速处死囚徒的焚烧炉,但一直没有把毒气室修起来。自此以后,情况开始失控,实验和杀人成了这里看守的主要工作。1944年底,在德军不断溃败的背景下,看守们打破不对囚徒进行性侵犯的规则,在集中营中修建了军妓院,挑选女囚徒服务。

一战胜利后,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制定,本该收回战前德国在强占的一切特权和利益,但和约却规定将德国霸占山东的铁路、矿山、电讯设备、胶州地区的租借地及其他特权和利益转让给日本——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一个国力衰弱、军事力量并不强大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却面对强大的德国宣而战之,其中的内幕和动因可谓鲜为人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翻开尘封的历史,看看当时的宣战秘闻。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关于是否参战的问题成了当时协约国阵营外交官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当时,协约国(英、法、俄)为了壮大自己的阵营,力求使参加对德战争。英、法当时的如意算盘是想让丰富的人力去给它们充当劳动力和炮灰。起初,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也曾两次尝试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以从中捞取好处,但因遭日本反对而归于失败。

日本之所以不愿意让参战,是担心战后会要求收回被德国占领的山东,从而结束的分裂状态。但它假仁假义地说,它有责任使4亿人免于战祸。实际上日本是希望在它的身边是一个软弱而支离破碎的。

大战爆发后,英国一直把德国北海舰队封锁在港口内,以保证其海上运输安全。德国则使用潜艇袭击商船,破坏英国海上交通。为了对付德军,英国曾请求日本海军支援地中海。而日本为了控制,不仅要求英国将来在和会上支持日本对山东的占领,而且还要英国支持它对赤道以北太平洋上德属各岛屿的占领,日本则答应对英国对赤道以南德属各岛的占领予以支持。

法国与日本也签订了相应的秘密条约,承允支持日本主张,以换取日本促使同德国的断交,就是将所有德国人驱逐出,将领海内的德国船舰加以扣留,然后交与协约国,没收在境内的德国财产,并取消德国在各地的租界。

1916年,英法两国的人力已被战争消耗得捉襟见肘。为补人力之不足,法国政府不顾德国的抗议,开始招募华工供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两地、特别是供法国本土之用,但商定不以华工用于军事行动。法国前后共计招募华工约5万人。

次年夏,英国引用法国之例,在威海卫、青岛两处设立招工局,招募华工15万人。1917年4~9月,英国又先后招华工10万人,其中做劳力的不下3万人,有几百人受雇于英国各工业中心,但大多数是从事军事工业生产的。

1916年底,德国参谋部承认单靠陆军已无法制胜。于是从1917年2月1日起,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开始任意袭击往返于协约国港口的交战国和中立国的一切船只。

不久,德国便击沉了法国载运华工赴欧洲的“阿托斯”号船,溺死华人约500人。2月9日,当时的政府在获知“阿托斯”号轮船沉没的消息后,向德国发出照会,抗议无限制潜艇战。见时机成熟,美国驻北京公使芮恩施接奉美国政府训令,开始劝请对德绝交。日本在与英法缔结了秘密协定后,也改变了原来的政策,不阻挠参战。于是5月1日,段祺瑞内阁通过参战案。

不过令人吃惊的是,北洋政府之所以参战的目的之一竟然是为了取得日本贷款,扩大实力以对付南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力量。后来由于发生了府院之争、张勋复辟等事件,直到同年的8月14日,冯国璋代理总统后才决定参加协约国,正式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并成立了北京督办参战办事处,由日本武官斋藤任顾问。在协约国船只继续使用口岸时,北洋政府扣留了当时在上海和厦门两地共约4万吨的德国船舰,然后移交给协约国使用,并以此换取协约国的一些让步,如庚子赔款延付5年,关税提高到货物实价的5%等。

按照国际公约,凡是交战双方在中立国家领域之内的船只应在宣战后的24小时内撤离,否则,中立国家有权解除其武装并监视其行动。据此,北洋政府海军部已于未宣战前,以中立国地位,派少校副官陈绍宽前往解除留在上海的德奥商船的无线通讯,并拆卸其部分主要航行工具。

1917年春,由海军第1舰队司令林葆怿在上海汉口路3号设立办事处,专责与上海海关港务处英国人戴乐尔联系,监视德、奥船只和互换情报。不久,林葆怿率舰队南下护法,直至北洋政府正式对德、奥宣战。德国留在扬子江的军舰和停留在上海的德奥商船均为北洋政府海军部收管,共计有浅水舰2艘、拖船1艘和2000吨奇技网以上至1万吨不等商船10艘。另有一艘同级浅水舰上的德国官兵在广东拒绝向“永翔”舰投降,于3月16日自爆沉没,后发现船体和发动机早被破坏,显然蓄谋已久。这是近代海军成批接收外国舰船作为战利品。在俘获德、奥船舰之际,海军俘虏德、奥军官及船员水手约300人,均按国际法予以优待。后来在1920年,这些船舰部分编入当时的海军。其中有一艘缴获的货船竟然一直用到1949年,并被国民党军开到了台湾。

协约国战胜同盟国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订《凡尔赛和约》,并于1920年1月10日生效。和约包括序言、正文440条和议定书。主要内容有规定了国际联盟的组成、宗旨,会员国的权利和义务及有关建立委任统治制度的规章等;关于德领土的规定,根据和约,德国领土减少约1/8,人口减少约1/2;规定将德国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分别由英、法、日、比等国瓜分;对德国的军事力量规定限制条款;关于经济条款和赔偿问题,和约也作了具体规定;关于惩处战争犯罪问题,和约规定组织特别军事法庭,以审判犯有“侵害国际道德及条约尊严”罪行的前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协约及参战各国有权对“被控违犯战争法律与惯例”的行为者进行审判。

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制定,本该收回战前德国在强占的一切特权和利益,但和约却规定将德国霸占山东的铁路、矿山、电讯设备、胶州地区的租借地及其他特权和利益转让给日本,遂激起人民的强烈愤慨,直接导致“五四”运动爆发,迫使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不得不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软弱无力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参战之旅。”

奇技网以上就是达豪集中营纳粹德国所建立的第一个集中营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