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股市普遍大幅下跌
一、美股暴跌引发全球震荡
在3月10日,受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以及经济衰退言论的双重压力影响,美股市场出现了剧烈的暴跌。三大指数跌幅均超过2%,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接下来的次日,亚太市场开盘即遭受冲击,纷纷呈现下跌趋势。MSCI亚太指数一度跌超2%,各大重要指数如日经225指数、韩国KOSPI指数跌幅均超过1%,澳大利亚的S&P/ASX200指数也跌近1%。全球股市的连锁反应,彰显了市场对于经济前景的忧虑。
在市场的恐慌情绪尚未平息之际,美股期货市场在3月11日继续下挫,纳指期货跌幅扩大至惊人的1.5%,这一数据无疑给亚太市场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市场风险厌恶情绪显著上升。
二、经济衰退预期骤然升温
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加剧。全球知名投资银行高盛将2025年美国GDP增长预期从原本的2.4%下调至1.7%,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平均税率上升高达十个百分点,加剧了全球的贸易冲突。PIMCO的前CEO埃里安预测美国的衰退概率已经上升至惊人的25%-30%。全球贸易的前景也令人担忧,市场普遍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破坏全球供应链,尤其是那些依赖美国市场的亚太出口型企业,其盈利预期显著下降。
三、区域性市场表现各异
在这次全球股市的动荡中,各区域性市场表现出现分化。一些重要的市场指数如日经225指数盘中失守重要关口,菲律宾马尼拉指数和新加坡海峡指数也收跌。中国的资产表现相对抗跌,恒生科技指数早盘一度翻红,A股三大指数的跌幅更是收窄至0.4%以内。这一表现显示了外资对于中国政策稳定性的高度认可。
四、短期事件引发长期波动
回顾这次市场动荡的源头,可以追溯到3月7日的一系列事件。特朗普的政策摇摆以及如Manus官方账号冻结等突发消息,引发了市场的恐慌,导致澳大利亚、日本等股指单日跌幅超过1.8%。总体来看,此次亚太股市的下跌主要由美国政策风险的外溢和经济衰退的预期主导,市场波动可能会持续存在,直到全球贸易政策明朗化。这场由短期事件引发的股市震荡,再次提醒我们,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国的政策变动都可能引发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