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庞统是刘备害死的呢?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建安十六年,奉朝廷之命,我踏上了前往荆州的征程。此行,旨在与刘璋共商如何应对益州的局势。法正私下向刘备透露了他的策略,企图趁此良机夺取益州。刘备心存疑虑,不愿背离刘璋。
在这关键时刻,庞统向刘备提出了他的见解。他指出,荆州局势混乱,人才流失严重,而益州地广人稠,资源丰富,若能将益州收入囊中,不仅可壮大势力,更能一统大业。
刘备担忧自己的行为会失信于民。他坚信,对待曹操应反其道而行之。若曹操欲得土地,他便以割地为策;若曹操暴虐百姓,他便以仁政待民。刘备的诚信赢得了民心,使他取得了今日的成就。但若此时夺取益州,是否会对自己的信誉造成损害?他向庞统提出了疑问。
庞统则认为,时局已变,不能墨守成规。他引述古人的智慧,强调合并弱小,替换阴暗愚昧,取代敌对势力。若局势已定,分益州一小部分土地给刘璋,既不会损害自己的信誉,也能避免他人夺取益州。
刘备认为庞统所言极是,于是留下部分兵力守卫荆州,亲自率一万精兵前往益州。刘璋获悉后,在涪城迎接刘备。宴会上,庞统建议刘备趁机威胁刘璋,然而刘备认为时机尚未成熟,拒绝了庞统的建议。
刘璋以隆重之礼款待刘备及其部下,并提供粮草、马匹及战资。交付白水关后,刘璋命刘备攻打张鲁。待一切安排妥当,刘璋返回,刘备则率部进驻霞萌关。
刘备兵强马壮,民心归附。建安十七年,刘备已在霞萌关驻扎一年有余。庞统提出两种策略:一、精选将士,夜袭成都,一举攻灭;二、派大将守关,引张鲁来袭,趁机攻入成都。刘备认为第二条策略更为稳妥,遂按庞统之计行事。
一路势如破竹,刘备率军攻破沛城。他设宴款待将领与士兵,欢庆胜利。此刻的刘备,对眼前的成就心满意足。他深知,这一切的背后,是庞统的智谋与自己的努力。未来的道路仍然充满挑战,但他深信,只要与部下同心协力,他的大业必定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