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到底做了什么事?为何会被株连十族?
在历史的长河中,诛九族的故事时常被我们听闻,那无疑是古代最严厉的处罚。但在这残酷的背景下,有一个更为罕见的事件——诛十族。这究竟是怎样的血海深仇?让我们一同走进方孝孺的世界,探寻诛十族的背后故事。
众所周知,历代帝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有时会采取极端的手段,甚至诛灭家族。在传统的说法中,被诛的家族最多为九族。这九族包括父四族、母三族和妻二族。历史上竟然出现了一个被诛十族的人,他就是明朝的方孝孺。那么,第十族是什么呢?
明朝的开国历史充满传奇色彩,明太祖朱元璋在登上帝位后,为了让大明江山千秋万载,选择了合适的继承人。他所栽培的太子英年早逝,朱元璋无奈指定其为接班人。后来,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
新皇即位,自然要对不服从自己的人进行清算。方孝孺作为朱允炆最亲近的大臣,忠心不二,朱棣想要杀他。朱棣的第一谋士为方孝孺求情,称若杀方孝孺,“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朱棣答应了他。
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朱棣在即位后,要拟写即位诏书,召方孝孺进宫。方孝孺的威望极高,只要他点头,自然可以服众。但方孝孺当众嚎啕大哭,声震殿庭。朱棣被其感动,走下殿来劝解。方孝孺却连声质问朱棣关于朱允炆的下落。朱棣答称朱允炆已自焚,方孝孺仍不放弃,接连质问并挑战朱棣的权威。
面对方孝孺的强硬态度,朱棣压暗怒火说:“难道你不顾九族吗?”方孝孺用更大的声音答道:“便是十族又能奈我何?”这句话彻底激怒朱棣,他决定把方孝孺的朋友门生也列为一族,连同宗族合为“十族”,总计约九百人全部处以凌迟之刑。
方孝孺的忠诚与坚定令人敬佩,但他的坚持最终导致了九百多人的无辜丧命。这个事件也成为历史上最为残酷、最为罕见的诛族事件之一。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不禁为方孝孺的忠诚与勇气而感叹,也为这个事件的残酷而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