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
世界奇闻 2025-04-18 08:33www.198689.com世界奇闻异事
谯周,这位蜀汉时期的大臣、学者、儒学家、史学家,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字允南,生于巴西郡西充国县,早年丧父,却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勤奋攻读典籍,深入研究六经,甚至颇晓天文,成为蜀地的大儒之一。
谯周的门下,有陈寿等学生。他担任益州牧时,致力于劝学从事,为蜀汉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诸葛亮逝世后,他不顾朝令,前往奔丧,展现了他的忠诚与悲痛。后主册立太子时,他担任太子仆,后迁太子家令、光禄大夫,为蜀汉的未来倾注心血。
谯周对于北伐持有异议,他著《仇国论》,力陈北伐之失。当成都遭遇攻打时,他力劝刘禅投降,并有“全国之功”。投降后,他被封为阳城亭侯,后迁骑都尉。泰始六年,他任散骑常侍,同年去世,享年七十岁。
谯周的轶事典故众多。蜀汉灭亡后,他因病重无法前往洛阳,蜀郡文立路过汉中时去看望他。谯周用笔写出了“典午忽兮,月酉没兮”的预言,典午指司马,月酉指八月,预言司马在八月会去世。到了八月,晋文王果然去世。
陈寿对谯周的评价极高,认为他身体高大,性格质朴诚实,学识渊博,为世人所敬仰。后世对谯周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赞扬他的忠诚与智慧,也有人批评他的投降行为。
谯周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儒学家、史学家、大臣。他的学识和智慧为蜀汉带来了辉煌,虽然在一些重大决策上他持有异议并选择了投降,但他的才华和贡献仍然为后人所铭记。他的故事和事迹,成为历史的佳话,永远流传下去。
上一篇:汪峰的老婆是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