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晋接受《环球时报》专访
罗晋,一个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多次接受了《环球时报》的专访,分享了他对角色塑造、行业思考及艺术追求的独特见解。让我们来听听他对表演艺术的独到见解和对角色的解读。
一、角色塑造的解读
罗晋在塑造角色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底和独到的见解。在《庭外》中,他饰演的律师乔绍廷一角,展现了一个从巅峰跌落后的心理变化,凸显了他的理想主义特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罗晋曾表示:“每个从山顶跌落的人,心理轨迹相似,但乔绍廷选择重新攀爬而非沉沦。”这种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得益于他与编剧深入案件真实性,通过“完全信任剧本逻辑”来实现表演的真实性。
而在《侦察英雄》中,罗晋饰演志愿军战士梁辰一角,他视之为志愿军战士的缩影,承载着对战友的情谊、国家的忠诚及反战精神的表达。为了更贴近角色,他不仅通过纪录片研究历史背景,还参与军事训练,学习“三三制”战术,深入了解志愿军以战术优势弥补装备不足的特点。
二、拍摄经历与幕后准备的不易与坚持
罗晋在拍摄过程中的经历与幕后准备同样令人敬佩。在《侦察英雄》剧组驻扎山区的四个月里,他深感幸福,并坦言“没有感到困难”。这种坚韧与毅力,正是他塑造角色时所需要的品质。与导演们的合作中,他注重通过沟通还原历史军人的真实状态,让观众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真实。
三、职业理念与行业观点的独特见解
罗晋在职业理念与行业观点方面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强调“好演员需相互成就”,认为角色的成功源于团队协作而非个人功劳。他主张演员需具备天赋与品德,“三观决定塑造人物的”。在选择作品时,他更倾向于选择反映社会现实或传递反战精神的剧本。近年来,他主动减少娱乐片拍摄,转向更具思想的作品,希望通过角色传递积极影响。
罗晋还认为演员的使命是“走进他人世界,过别人的生活”。无论是扶贫干部还是律师,他都关注不同职业群体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这种关注与理解,使他在塑造角色时更加深入,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共鸣。
罗晋是一位才华横溢、敬业爱岗的演员。他对角色的解读、拍摄经历与幕后准备的不易与坚持以及职业理念与行业观点的独特见解,都让我们看到了他对表演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期待他未来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角色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