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法治化新阶段的里程碑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第790号),公布了《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网络数据安全管理迈入法治化新阶段。作为我国网络数据安全领域的重要法规,它旨在规范网络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及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一、法规基础信息
该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源于《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上位法的基础。其制定历程也颇为波折,自2021年启动意见征求,于2022年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最终在2024年8月30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二、核心制度与要求
该条例适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境内网络数据处理活动及其安全监管。即使境外处理境内个人信息或损害我国安全、公共利益的行为,同样受到该条例的约束。条例强调了分类分级保护的重要性,根据数据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及个人或组织的危害程度,实施不同的管理策略。重要数据需要强化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明确禁止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网络数据,网络数据处理者需依法履行安全义务,防止数据泄露或滥用。
三、跨境数据管理与平台责任
条例还设立了专章规范数据跨境传输,重要数据出境需符合安全评估要求。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需承担主体责任,包括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配合监管等。
四、配套措施与国际合作
为了鼓励行业自律和支持创新,条例鼓励行业组织制定安全规范,加强自律。支持数据安全技术研发及人才培养,促进数据开发利用与产业发展。国家也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数据安全领域的国际交流。
五、立法背景与意义
该条例的出台,不仅为全球数据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更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数字化日益发展的当下,如何统筹数据开发利用与安全保障,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数据治理框架,是该条例的重要目标。该条例的施行,将为我国网络数据安全提供明确的法律保障,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的出台,是我国网络数据安全领域的一大喜事,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它将为我国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以及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推动我国在全球数据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