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解救陶希圣家人逃出上海媲美惊险大片

世界奇闻 2025-04-03 03:21www.198689.com世界奇闻异事

陶希圣:乱世中的忠诚与智谋

陶希圣,这位湖北黄冈的才子,于抗战时期在政治漩涡中沉浮一生。他不仅是汪精卫的亲信,亦是蒋介石的“文胆”,更曾为蒋经国授课解惑。其生平经历可谓丰富多彩,而“高陶事件”更是成为抗战时期团结全国抗日的重大事件。本文作者沈宁,作为陶希圣的外孙,为我们讲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陶希圣与高宗武曾积极参与汪精卫集团的上海和谈,却冒着生命危险“叛逃”至香港,公之于众日本妄图的条约。这一事件震撼了全国,被称为“高陶事件”。在当时的背景下,陶希圣家族与汪精卫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他们的生活在上海76号的严密监视下变得异常艰难。

当陶希圣逃离上海后,他的家人也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外祖母不仅要为儿女筹划偷渡事宜,还要应对无处不在的特务。在那个风声鹤唳的年代,每一天都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性。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外祖母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气。

为了脱离特务的监视,外祖母巧妙地利用电车、电影院和百货公司等手段转移特务的注意力。她甚至利用自己的智慧成功地从邮电局取出了存款。而她的女儿,也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如何在危机中保持冷静和机智。

逃亡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当家人准备逃离上海时,愚园路突然传来的电话通知让外祖母陷入了绝望。如果搬家到愚园路,那将意味着再无逃离的机会。在这个关键时刻,外祖母急中生智,直接联系汪精卫夫人陈璧君,提出带儿女前往香港并劝说外祖父重返上海的条件。汪精卫为了稳定陶希圣的情绪,答应了他的要求。

但这一切的背后,是陶希圣家族与汪精卫集团之间复杂的纠葛和利益冲突。而外祖父从香港发出的电报更是让汪精卫感到恐惧。最终,外祖母决定亲自前往香港劝说外祖父回归上海。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陶希圣家族的智谋和勇气,也揭示了抗战时期中国政治的复杂性和人性的挣扎。

如今,历史已经远去,但陶希圣的故事仍然让人感慨万千。他的生平经历不仅是一段历史记忆,更是一段关于忠诚与智谋的传奇故事。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我们需要铭记历史,更需要铭记那些在乱世中坚守信念、智勇双全的英雄们。若迟了几日,汪精卫的一句话,如同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那时我再去也无济于事。汪精卫深知此理,便立刻派你外婆即刻出发前往香港。你外婆需在香港的一个星期内给我确切消息。他慷慨地给你外婆一千大洋作为路费。此行的困难重重,你外婆只能带你两个年幼的舅舅一同前往,而你的母亲和大舅、三舅则必须留在上海,这无异于被扣作人质。

面对这样的结果,你的母亲和两个舅舅虽然心中满是无奈与伤心,但也只能接受现实。你外婆对他们说,她会先带四舅、五舅去香港寻找你的外祖父,再设法营救他们三人。第二天天刚破晓,愚园路派出两辆汽车,将你外婆一家送到十六铺码头。你的母亲站在码头上,眼含泪花看着外婆的船只离去,她和她的兄弟被留在了上海滩。那时,你的母亲还未到十八岁,大舅十四岁,三舅仅九岁。

等待的日子漫长而焦虑,他们每天如常上学,但心思早已不在读书上。盼到第五天,汪公馆传来消息,你外婆已有电报发到愚园路,他们母子三人已安全抵达香港,并见到了外祖父。实际上,这一切的顺利得益于杜月笙的运筹帷幄,他用的是缓兵之计。

当你外祖父得知他的三个儿女被扣留在上海后,立刻向杜月笙求助。为了营救你的母亲和两个舅舅,杜月笙亲自从香港飞往重庆,直接与蒋介石商谈。从最近解密的蒋介石日记和高宗武回忆录中,我们得知当时有人建议蒋介石立即下令香港公布日汪密约。但蒋介石决定先救出你的母亲姐弟三人,然后再公布。

杜月笙回到香港后,布置了万墨林在上海进行地下抗日活动的计划。万墨林是杜月笙的姑表弟、门生,被誉为“杜门第一红人”。他亲自勘察了你母亲所居住的环龙路附近的情况,并制定了详细的救援计划。万墨林派出推土车到环龙路,假装准备开工修马路。

那一天晚饭时分,万墨林的计划开始了。三舅开始发脾气,抱怨外面的推土机通宵吵闹,无法入睡。大舅也跟着抱怨,提出去别处睡觉的要求。作为姐姐,你的母亲向76号的特务请求将两个舅舅送到沪西表姨母家过夜。特务向机关报告后获得了同意。于是,两个舅舅被送到沪西表姨母家。讲好第二天由表姨送他们上学,下午则由家里的司机接他们回家。

当晚你母亲送走了两个舅舅后仍然住在自己的家里,以免引起怀疑。第二天早晨,母亲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由家里的汽车送到学校后便开始执行万墨林的计划。她从学校后门走出直接走向学校后面的霞飞路在那里一辆黑色小汽车正在等着她。母亲上车后车子便开始行驶万墨林坐在前排母亲坐在后排左右两侧有保镖手持警戒车窗外。车子开到杜美路时突然遇到大量的人群万墨林的计划是利用这些人群作为掩护抵挡可能的追兵如果他们遇到任何危险这些埋伏在人群中的将会迅速反应支援他们突破重围安全到达目的地整个行动都安排得十分隐秘没有引起任何怀疑最终他们顺利地将你的母亲和舅舅们送到了十六铺码头在那里他们登上了预先安排好的意大利邮轮康悌威尔第号在万墨林的周密安排下他们通过舢板和绳梯成功上船成功逃离了上海滩的战火纷争结束了这段惊心动魄的旅程在第二条舢板上,大舅正艰难地攀爬一条绳梯。这条绳梯并非从甲板上垂挂下来,而是从一个隐秘的圆形舱孔中缓缓放下。当三舅抵达舱口时,孔内伸出两只手,将他稳稳地拖进船内。大舅已经攀至半空,紧张得手心冒汗。

母亲见状,心急如焚,急忙爬上绳梯,却不料摇动了绳梯,导致半空中的大舅剧烈晃动,差点松手落水。按照万墨林的指示,母亲和其他人在上船后保持沉默,装作互不相识,各自在预定的铺位上等待开船。这是为了防止船上的人认出他们这失散的姐弟三人。

尽管大舅和三舅被安排在同一个舱房,但他们只能默默相视,无法交流。大舅由于过度紧张,突然腿部抽筋,疼痛使他双手紧抱,在床上痛苦翻滚,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三舅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却只能无奈地保持沉默。

这一幕母亲并不知情,她住在另一间舱房内,否则她定会立刻跑去照顾大舅。直到下午,邮船启动,驶入公海,他们姐弟三人才得以相聚,抱头痛哭。

这一切的成功得益于蒋介石的决策、杜月笙的策划以及万墨林的指挥。正是他们的智慧和努力,才让母亲和两个舅舅逃脱了日汪的魔掌,从上海辗转至香港,与外公外婆团聚。脱险后,外公和高宗武在香港《大公报》公布了日汪密约的全部文件。这一举动让上海日、汪对杜月笙、万墨林以及外公恨之入骨,他们甚至曾派人潜入香港企图暗杀杜月笙和外公。

这段经历仿佛一场惊心动魄的旅程,充满了危险与不确定性。但在这背后,也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亲情,让人感叹不已。他们姐弟三人的团聚,不仅是对自身命运的胜利,更是对抗击日汪侵略的一份有力见证。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