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杀三个皇帝的权臣会有啥结局?
北魏末年,权臣掌权,皇帝的地位岌岌可危,每日如履薄冰。随着权臣间的矛盾激化,利益纷争不断,最终导致了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便是西魏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宇文护。
宇文护,一位英勇善战、功勋卓著的将领,早年跟随宇文泰征战四方,多次建立战功。在与南梁的战争中,他表现出色,为宇文泰所器重。西魏恭帝三年(557年),宇文泰病危,因儿子年幼,遂将侄子宇文护召至跟前,托付重任。
宇文护不负嘱托,掌权仅两个月,便逼迫西魏恭帝元廓禅位于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建立北周。不久,元廓暴毙,疑似为宇文护所害,这是宇文护所杀的第一位皇帝。
宇文护因功封为大司马、晋国公,掌控朝廷大权。这引起了其他大臣的不满,赵贵、独孤信等人企图诛杀宇文护。消息泄露后,宇文护趁机将赵贵、独孤信等人铲除,威望越来越高。
李植、孙恒等人见宇文护势力日盛,担心其一家独大,遂暗中结盟,共同对抗宇文护。他们向孝闵帝进言,指出宇文护的势力已过大,恐怕不会遵守臣子之道。宇文护得知了他们的密谋,将李植、孙恒调离朝廷,派往地方。
乙弗凤等人得知同伴被调离后更加恐慌,重新制定计划,准备在宴会时抓住宇文护。他们的同伙张光洛叛变,将计划告知了宇文护。宇文护遂废掉孝闵帝,将其囚禁并杀害,这是宇文护所杀的第二个皇帝。
随后,宇文护立宇文毓为新的皇帝,即北周明帝。明帝聪明有胆识,很快夺回了朝政大权。宇文护虽仍掌握军事大权,但开始感到不安。他设法在明帝的饭中下毒,最终毒死了明帝,这是宇文护所杀的第三个皇帝。
明帝死后,宇文护立宇文邕为皇帝,即北周武帝。武帝继位后表现低调,隐忍多年,最终寻找机会除掉了宇文护。天和七年(572年),宇文护从同州返回长安,武帝趁机偷袭杀死了他。
宇文邕在迈向含仁殿的那一刻,他的心中酝酿着一场惊心动魄的阴谋。为了此次偷袭能够成功,他精心策划,并且对兄长宇文护透露了皇太后沉溺于酒乡的情报,声称今日若兄长进殿拜见,或许能劝解她的酒瘾。宇文邕还从怀中掏出了一本早已准备好的《酒诰》,请求兄长念给皇太后听,宇文护对此并未拒绝。
当宇文护踏入含仁殿后,他依照《酒诰》开始朗读,试图以此劝导皇太后戒酒。宇文邕则趁此机会分散宇文护的注意力,从背后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用玉笏猛击宇文护,使他瞬间昏厥。紧接着,宫中藏匿的勇士们纷纷涌现,将宇文护乱刀砍死。
随着宇文护的死亡,宇文邕召集亲信大臣,聚集力量,毫不留情地将宇文护的子女和亲属全部铲除。这一举动彻底结束了一代权臣宇文护的生命,也回应了那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背后的故事似乎还在继续。一位连杀三位皇帝的权臣,他的命运走向和背后的权力斗争引人深思。奇技网为您带来了这篇关于权臣命运的故事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频道,让我们一起见证历史的波澜壮阔,探究权力斗争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