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儿盖会议简介,毛儿盖会议时间内容
沙窝会议后,张国焘在毛儿盖召集四方面军高层干部会议,试图对中央路线进行非法的重新审视,并公然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罪恶活动。当时,敌人正在南线加紧侵犯红军,对红军后方构成严重威胁。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党中央迅速调整战略,决定将红军主力转移到右路,主攻班佑。
党中央于1935年8月15日发出紧急指示,要求张国焘领导的一、四方面军主力全部走右路,左路军只派出一小部分兵力掩护后方。指示强调,“目前应专力北向”,全力应对敌人的进攻。张国焘在接到指示后,一方面表示同意中央的行动计划,另一方面却强调攻取阿坝的重要性,显示出其内心的矛盾和动摇。
为了进一步统一战略思想,中央政治局于8月20日在四川毛儿盖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红军主力的发展方向。会议由张闻天、毛泽东等12位核心成员参加,朱德和张国焘因指挥左路军作战未能与会。周恩来因病也未出席。
毛泽东在会上作关于夏洮战役后的行动报告。他指出,当前我们面临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向陕西,二是向青海、新疆、宁夏方向。报告强调,红军主力应向东发展,向陕甘边界进军,而不应向西。这一决策基于四个重要理由:一是敌情分析,二是地形考量,三是经济因素,四是民族条件。报告还指出夏洮战役的主要目标是占领洮河流域,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
陈昌浩、王稼祥、凯丰、林彪、博古、徐向前等与会者一致同意毛泽东的报告,认识到向东发展是形势所需,向西则是军事和政治上的退却。左路军必须向右路军靠拢,以实现党中央的战略目标。
张闻天提出由毛泽东起草一个决议,作为对两河口会议决定的补充。会议通过的《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决定》主要内容有:一、主力部队迅速占领以岷州为中心之洮河东岸地区,并据此向东进攻,以取得陕甘广大地区;二、开辟甘陕地区对目前和将来的发展都有利;三、夏洮战役是实现战略决定的关键;四、政治局反对将主力西渡黄河深入青、宁、新的方针,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退却方针。
毛儿盖会议是两河口会议和沙窝会议的继续与发展。这次会议确定的以岷州洮河为中心向东发展的行动方针,不仅是对两河口决定的补充,而且对于明确红军主力发展方向、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危险起到了积极作用。更多关于毛儿盖会议的深入解析与探讨,请关注相关频道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