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诈骗内幕
高考录取诈骗的惊人内幕
6月30日,长沙天心区法院迎来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案件。陈东(化名),一位自称长沙理工大学(以下简称长沙理工)的老师,因涉嫌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接受审判。他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也严重破坏了高等教育的公正和诚信。
陈东的招生行为充满了欺诈和误导。他声称,只要交钱,无需上课就能拿到长沙理工的毕业证。为了增加可信度,他甚至花费120元在淘宝上私自刻制了“长沙理工继续教育学院”和“长沙理工自学考试财务专用章”两枚印章,用于签署协议和出具收据。通过这种手段,他成功招收了3名学生,并从中获利2万余元。
陈东的欺诈行为并非孤立的个案。他的同事田贵(化名)等人成立的“长沙理工校企合作新途教育公司”,更是利用高校的名义进行大规模的招生诈骗。他们租用长沙理工教学楼办公室,冒充学校或继续教育学院的名义招生,承诺学生不用上课就能获得自考文凭,并保证安排就业。为了增加可信度,他们甚至制作假的录取通知书,带学生参观校园。
这些诈骗分子瞄准的是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他们渴望接受高等教育,但往往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法官彭丽群指出,犯罪分子之所以能成功诈骗,是因为他们做了精心的准备,如利用学校场地招生、私刻公章等。一般情况下,学生很难辨别。
如何识别和防范虚假大学呢?要警惕那些过于夸大宣传的学校。要关注学校的官方网站和教育部的高校招生平台。湖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登录“阳光高考”网站查询,如果所查学校不在名单内,那就是未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的虚假大学。
陈东的案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高考是学生们人生的重要关口,也是他们走向未来的重要跳板。总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欺诈和诈骗。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要为那些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学子们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
对于陈东的判决,我们感到欣慰。他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也玷污了教育的神圣殿堂。希望他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为其他潜在的犯罪分子敲响警钟。高考录取不是儿戏,任何欺诈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