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万军队反击越南时 苏联为何会毫无作为

世界奇闻 2025-03-23 02:58www.198689.com世界奇闻异事

随着1979年春节的鞭炮声渐行渐远,我国的军队从云南、广西两个方向向越南发起进攻。这场战役的规模庞大,动用了超过三十万的兵力,其规模甚至超过了十年前的对印反击战。在这场宏大的军事行动中,人们最关注的并非战场的硝烟,而是北方强国苏联的动态。

1978年,苏联与越南签订了《苏越友好同盟条约》,两国结成了军事同盟。当越南遭受攻击时,按照常理,苏联理应出兵支援。为何苏联却选择按兵不动呢?

我们要看苏联的军力部署。在1969年的珍宝岛冲突后,苏联在中苏以及中蒙边境部署了重兵,总数达到118万。尽管苏联在中苏边境的军队数量庞大,但其中的实际情况却让人质疑。美国提供的情报显示,这些军队的实际战斗力大打折扣。如果真的计较起来,苏联最多只能出动20万部队。对于我国的强大军队来说,这并非威胁。如果苏联要从欧洲调兵到远东,那将是一项耗时半年的庞大工程。在寒冷的冬季,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运输军队和物资,至少需要六个月的时间。而越南的战事能否持续这么久,却是一个未知数。时间因素使得苏联的军事行动变得异常艰难。

美国的牵制和全球力量的对比也是苏联考虑的重要因素。当时的苏联总兵力为440万,但要想对动武,必须集中大量军队。除了本土驻扎的军队外,苏联还在东欧八国驻军。如果苏联要对动武,必然会面临来自东欧各国的不稳定因素。更何况,当时美苏在中欧地区的关系紧张,苏联不敢轻易冒险。我国的军队装备虽然与苏联有差距,但总兵力超过500万,这使得苏联必须出动大量军队才有胜算。考虑到这些因素,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选择了谨慎。

伊朗问题和阿富汗问题也束缚了苏联的手脚。当时伊朗发生了革命运动,苏联试图染指伊朗。阿富汗政局不稳,苏联需要稳定其在阿富汗的影响力。勃列日涅夫的身体状况也让他选择避免冒险。这一年底,苏联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其实是由安德罗波夫和乌斯季诺夫等人决策的。

面对我国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苏联选择了按兵不动。其原因多种多样:从军队的实际战斗力、美国的牵制、全球力量的对比,到伊朗问题、阿富汗问题以及领导人的身体状况等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决定了苏联的决策。这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复杂国际局势和战略博弈。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